太不值。他們為何而死?為了大秦的臉面而死,死得毫無價值。你們不心痛將士的性命,我心痛,我絕不會讓他們做無謂犧牲。”
幾位統率笑而不語,心裡卻對寶鼎這句話不屑一顧。
在寶鼎的說服下,公子扶蘇和統率們最終接受了寶鼎即刻結束河北大戰的建議。統率們的意見統一了,下面的中高階將領們雖然對此有不同看法,但也只有遵從。
公子扶蘇、公子寶鼎和上將軍王翦隨即聯名奏報咸陽。
此刻咸陽一片歡騰,河北大捷的訊息讓新年的喜慶氣氛達到了高潮。
秦王政卻是極度鬱悶。河北戰局的發展太快了,快得讓他難以想象,甚至懷疑武烈侯是不是謊報軍情欺騙咸陽。
先是南部軍攻克長城,包圍邯鄲。攻克邯鄲的難度太大,想當年秦軍在全盛時期,打了兩年也沒有打下來,這一次估計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鏖戰,誰知一轉眼,邯鄲攻克了,幾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地殺向東陽。東陽再克,接下來就是與李牧決戰於呼沱水了。這是河北的最後一戰,這一仗打完,趙國滅亡。
還有御駕親征的意義嗎?秦王政尚沒有在中樞表達自己御駕親征的意願,河北大戰就要結束了,這讓先前的謀劃完全失敗。
武烈侯當真是天縱之才,到了中原翻雲覆雨,瞬間扭轉局面,取得了河北大捷。這對大秦來說是個驚天之喜,統一大業指日可待,但對咸陽宮來說是個不好的訊息。武烈侯和公子扶蘇拿到了滅趙的功勳,那麼接下來咸陽宮無論在朝政上還是在王統上,都非常被動。
正當秦王政和一幫親信大臣商議對策的時候,河北奏報,要求即刻結束河北大戰。
河北戰場的統率們在奏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