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1 / 4)

麼?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把四十年的積累打得一乾二淨,將來反而要仰趙楚之鼻息,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這叫什麼策略?這不是亡國之策嗎?休養生息了四十年的齊國,竟然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勇氣,只知道一門心思守住自家的國門,這還叫激進?這是最可悲的保守之策了。

齊國要打趙國,首要條件是什麼?當然是秦齊楚三國結盟,然後與秦國搶奪趙國了。

攻打趙國,是一場必勝的戰鬥,是報仇的戰鬥,是開疆拓土的戰鬥,是關係到齊國未來的戰鬥,然而,齊國很多人被趙燕儲三國的使者說暈了頭,竟然為了他國的安危,放棄必勝的、關係到齊國未來的戰鬥不打,傻兮兮地跑去與秦國爭奪中原,這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中原離不開武烈侯。”後勝說道。

寶鼎微笑點頭,“我希望能儘快回來,然後和高唐君一起,開創中土的未來。”

第283章 渾身解數

武烈侯公子寶鼎和高唐君後勝談得非常投機,兩人從中土未來形勢的發展談到治國策略,又從治國策略談到軍政財等具體政策,東西方兩個大國的大權貴透過這次全方位的交流各有收穫。

後勝對秦國這位年輕封君傳奇般的故事一直抱著懷疑態度,但經過這次接觸,他不得不承認,武烈侯確如傳言所說是一位罕見的天才。

重新認識了武烈侯,切身感受到了武烈侯的才能,後勝更加堅定了與秦國結盟的決心。

有一點後勝和武烈侯的看法一樣,那就是齊國軍隊的戰鬥力乏善可陳。齊國軍隊有實力,但缺乏實戰經驗,而秦軍不但有實力,更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使得雙方的戰鬥力有一定的差距,正是這種差距導致齊國沒有戰勝秦國的信心。

後勝之所以要結盟秦國,攻打趙國,其實就是想利用攻打趙國的機會,讓齊軍獲得實戰經驗。趙國雖然兩次擊敗秦國,但損失巨大,如今更是奄奄一息。此刻齊國軍隊打趙國,不但有必勝的把握,還可以在鍛鍊軍隊的同時,報仇雪恨,拓展土地,增強實力,一舉多得。等到齊軍拿下了趙國,軍隊也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再與秦國決戰中原,那勝算就大大增加了。

可惜的是,後勝這種穩健策略雖然得到了齊王建的認可,但遭到了以太子睿為首的部分宗室貴族、以孫氏為主的軍功貴族,還有以稷下大賢為主計程車卿貴族們的一致反對。他們認為,秦國現在很強大,齊國雖然休養生息四十年,但最多隻能與其抗衡,不足以擊敗它,所以當前齊國最現實的策略就是聯合趙楚燕三國合縱抗秦,集四國之力先把秦國擊敗,然後齊國就可以稱霸中土了。

這個策略和後勝的策略其實都是建立在齊國實力尚且不足的基礎上,但一個策略是聯合東方諸國先行擊敗最大的對手秦國,而另一個策略則是結盟強秦,先行吞併趙國以最快速度拓展自身實力。

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策略絕對正確,然而朝堂上的權力鬥爭和策略上的分歧導致對立派系之間根本不存在妥協的可能,於是齊國政局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混亂。

在混亂中,後勝贏得了先機,齊國的策略將再一次由“合縱”轉向“連橫”,而這正是秦國所迫切需要的局面。

武烈侯使出渾身解數,終於把逐漸偏離的歷史軌跡再一次拉上了既定軌道,拉上了有利於大秦統一中土的歷史軌道。

有些歷史必須改變,比如公子扶蘇要成為儲君,比如要打擊咸陽的關東勢力,遏制法家士卿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但有些歷史卻不能改變,比如統一程序。假如統一程序偏離了,中土統一可能因此而延誤,未來的中土將如何對抗北方的匈奴人?中土若想在南北戰爭中佔據優勢,甚至想在匈奴人統一大漠之前擊敗他們,那麼中土的統一就是先決條件,所以公子寶鼎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僥倖的是,到目前為止,公子寶鼎尚沒有讓統一的歷史軌跡偏離太多,但也沒有讓足以改變帝國命運的歷史軌跡偏離到理想狀態。

寶鼎急於見到公子扶蘇和昌平君,更急於南下,而後勝也急於返回臨淄,所以兩人談了一夜,確定了彼此合作的思路之後,馬上握手告別。至於具體細節上的談判,兩人都不再關心,僅僅約定了下一次談判的時間和地點,便先後離開了大野澤。

寶鼎把談判結果一邊上奏咸陽,一邊急告中原軍政官長,並請他們火速趕赴梁囿行轅。

公子扶蘇和昌平君熊啟日夜兼程趕到中原。臨行前秦王政特意囑咐,路上不要耽擱,以最快速度趕到中原與武烈侯進行交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