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早已衰落,而楚系外戚隨著華陽太后的去世也一落千丈,最後在朝堂上一枝獨秀的就是關東系,其主體則是寒門軍功貴族,所以秦王政才能大權獨攬,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並在統一後利用“焚書”等政治事件把苟延殘喘的豪門貴族一掃而盡。
帝國脫胎於諸侯王國,而豪門貴族一直是諸侯王國的鼎柱,始皇帝在帝國尚沒有形成龐大的官學,沒有官學所提供的官僚儲備,沒有建成牢固的“契約”官僚制度的情況下,就把支撐帝國的鼎柱推倒了,於是帝國一夜間灰飛煙滅。
寶鼎當然要吸取這個教訓,他要在帝國基礎沒有夯實之前保留豪門貴族,要改造豪門貴族,使之能夠與時俱進,能夠與中央集權制所需要的官僚制度相適應。然而,世代傳承下來的豪門貴族自有它的文化底蘊和經世思想,事實上它在經歷了六百餘年的大爭之世後,已經腐朽了,與未來的新時代格格不入了,假如它不能主動適應這個新時代,那麼它自然就要被新時代所淘汰。
歷史上,這些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豪門貴族隨著諸侯國的灰飛煙滅,隨著後戰國時代的滾滾烽煙,最終徹底毀滅,毀滅得乾乾淨淨,連一點灰塵都沒有留下。
寶鼎在做一件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事,但在他的拯救帝國的謀劃中,提前開拓西南是次要的,逼迫秦王政立儲也是次要的,最最重要的則是國策變革,而國策變革的關鍵就是權利和財富的再分配。君王、貴族和庶民在統一後的權力和財富的分配中各自佔據一定的比例,其中君王利益來自中央集權制,貴族利益來自“身份和契約”並存的官僚制度,庶民利益則來自一系列的以“與民休養”為原則的政經制度改革。這三者中,又以貴族利益的分配最為重要。貴族官僚階層是帝國的重要支柱,這個支柱不能夯實,則帝國必定危機四伏。也就是說,寶鼎必須創造奇蹟,改造豪門貴族,使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寶鼎的婚期安排在冠禮之後的第十五日,婚禮結束後,這些藉著恭賀為名趕到宛城的權貴們就不得不離去,所以這十五天的商討極其關鍵,它決定著未來帝國的走向。
寶鼎和權貴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預感,這十五天的商談可能不會有結果,但假如沒有結果,那預示著寶鼎以自己的隱退換來的暫時緩解風暴爆發的機會就這樣錯失了。接下來,中山大戰結束後,公子扶蘇和老秦人再度建功,然後一場更大的風暴必將席捲咸陽,而這一次處在不利位置上的是這些豪門貴族。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寶鼎就再也沒有能力拯救危局了,所以當務之急,是先賦予寶鼎更大的實力,讓他還能再一次創造機會拯救咸陽危局,以便給朝堂各方贏得更多的鬥爭時間。
寶鼎已經向各方說出了自己隱退的真實意圖,那就是獲得國策變革的主導權,由他來掌控國策變革的方向。
大臣們可以聯名舉薦,但秦王政是否答應?在什麼條件下,秦王政才會答應?無疑,豪門貴族們必須拿出實質上的妥協舉措,以換來秦王政的妥協。
這一天,駟車庶長公子豹召集公子成、公子莊、昌平君、昌文君、隗藏、魏起、王賁、司馬鋅、公孫豹等宗室、楚系和老秦人一起商議,到底做出什麼樣的妥協才能贏得更大利益,贏得更多的主動權。
最終,大家一致決定在分封王子上取得共識。如果在此策上達成共識,那麼秦王政和咸陽宮就可以用律法的形式將“削藩”確定下來,這樣就可以確保未來的帝國始終堅持中央集權制,堅持郡縣制,而中央領導下的封國和郡縣並行制不過是一個過渡政策,郡國制實際上不影響中央集權。
為什麼在這個最重要的基礎國策上可以形成共識?
秦王政能活多少年?秦王政死了,下一任君王是否還堅持“削藩”之策?未來的貴族官僚是否堅持“削藩”之策?這一策略的利益體現在未來,現在對各方來說都沒有直接損害,而未來誰也無法預測,所以這一最重要的策略反而最容易達成共識。
貴族們從利益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但秦王政不這麼想,寶鼎也不這麼想。這是基礎國策,國策變革的全部內容就是以此為基礎,一旦這個基礎國策得到所有人的認同,那麼未來的帝國完全可以用各方面的制度來確保這個基礎國策始終如一的得到堅持。
與此同時,御史大夫馮劫也召集蒙武、蒙嘉、馮去疾、李斯等人商議同一個問題,不出意外,他們選擇的也是在基礎國策上做出讓步,同意在統一之後分封王子,實行中央領導下的郡國制,以這樣一個過渡政策實現帝國的穩定,夯實在大一統背景下的中央集權制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