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是,除了南邊的蒙武將軍和司馬鋅將軍的兩支軍隊暫時不予調動外,其它三支軍隊全部投入到救災當中。”
王賁當即忍不住了,笑著說道,“武烈侯,軍隊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用來救災的。再說,齊國還在東邊虎視眈眈,這時候把軍隊全部調去救災,是不是過於輕率了?”
“據我所知,當前中原的災情並不嚴重。”蒙武也勸道,“老天說下雨就下雨,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我們不能因為暫時的困難就盲目判斷未來幾個月都不下雨,就要爆發大饑荒了。”
“此事一旦傳開,必將在中原引起恐慌和混亂。”司馬鋅也非常嚴肅地說道,“武烈侯,我們理解你的心情,但凡事過猶不及。我的建議是,軍隊還是不要調動了,可以請各郡臨時徵發徭役。”
寶鼎搖搖手,“正如你們所說,今年的災情即便嚴重,未來幾個月即便不下雨,中原還能維持下去,但河北呢?河北爆發大饑荒,無辜生靈怎麼辦?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嗎?”
王賁笑了起來,“武烈侯,你是擔心趙國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南下攻擊掠奪糧食,所以提前把軍隊調到大河一線?”
寶鼎再次搖手,“趙王也罷,李牧和郭開也罷,都不會在本國爆發饑荒的情況下發動戰爭,那純粹是自尋死路。”
“你打算再一次救助趙人?”楊端和吃驚地問道,“武烈侯,假如災情如你所預測,那麼中原也只能勉強維持,哪來的糧食救助趙人?武烈侯,這種事可一不可再。趙國受災,秦國全力救助,雖然仁義之名是有了,但秦國的國力卻因此受到極大消耗。此事不要說咸陽不會答應,中原各郡也不會答應。中原人自己都吃不飽,哪裡還會容忍武烈侯從他們的碗裡強行奪食?”
蒙武、司馬鋅、桓齮和王賁也是目瞪口呆地望著寶鼎,難以相信他竟然會有這種荒誕、幼稚而天真的想法。救一次代北就算了,竟然還要救河北,你以為你是神啊?就算是神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救人的本錢吧?沒有救人的本錢,豈不把自己的性命也白白搭進去了?
五位統率一致反對,這次就連桓齮都反對了。
當年武安君為了消耗東方諸國的國力,是整批整批的殺人,現在顛倒了,武烈侯竟然為了救無辜生靈,不惜消耗大秦的國力,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武烈侯瘋了,只不過這次的瘋狂讓所有人都覺得他幼稚得可笑。
王賁甚至善意地提醒寶鼎,你和大王有三年之約,明年你必須拿下趙國,如果今年趙國河北爆發大饑荒,那麼你明年就有絕對把握拿下邯鄲,但假如你執意要救人,那麼還有把握實現三年之約嗎?
中原五郡郡守到了,河內的郡守也飛馳而來。
河內郡在大河之北,不屬於中原,但此次災情嚴重,武烈侯也特意將其邀請而至。
三川、碭郡、東郡和河內四郡太守向武烈侯詳細稟報了旱情。他們是地方官長,當然對災情非常重視,寧願相信未來幾個月不下雨,也不會僥倖認為老天隨時會賜予甘露。災情是否嚴重關係到地方穩定,地方是否穩定關係到他們的身家性命,各人所處位置不同,對事情的看法自然也不同。
中原軍政官長們在武烈侯的協調下,最終還是認同了武烈侯對災情的悲觀預測,由此擬定了一份具體的救災方案。
護軍府全面協調,軍隊出動五萬精兵投入抗災,地方郡縣徵發一定數量的青壯勞力幫助抗災,抽調公私作坊裡的所有木匠會同百名墨者趕赴災區製造救災工具,救災物資則由軍隊、地方和巨賈們共同籌集。
這份救災方案十萬火急奏報咸陽,向咸陽求援。
最後一個議題就是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南下饑民大潮。凡大災必有大飢,大飢必造成饑民大流浪,以行乞求生存。河北和中原僅有一河之隔,河北的饑民肯定會蜂擁而下,中原怎麼辦?
“以最壞的情況推算,河北大饑荒大概會造成多少人南下逃難?”寶鼎詢問河內郡太守。
“河內郡已經出現了趙國災民。”這位河內郡太守一臉的苦澀,“我不能不收留,我總不能看著他們死在荒野裡,再說就算我下令驅趕,但河內的庶民誰不存仁義之念?庶民們主動收留,我總不能違背民意,背上一世罵名。”
“你能不能直接回答武烈侯的問話?”隗藏不滿地說道,“我們都知道你現在很困難,但中原不能開這個口子,我們現在也很困難,無力幫助你們分擔救助難民之事。”
河內郡太守望著武烈侯,目露乞求之色。
寶鼎衝著他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