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壽春。在他們看來,中土大勢將向東西南三足鼎立的方向發展,未來的中原將成為三強角逐的戰場,儘快把財富轉移到秦齊楚三國乃是明智之舉。
白氏遷到宛城的這一支同樣是家族主脈,其當家人叫白豫。張良在夜色中走進白府的時侯,白豫和張耳正在閒談白水河畔的大水輪。
白豫年近四十,相貌俊朗,長髯飄灑,氣質不凡。張耳與其年紀相仿,身材瘦長,高冠長鬚,顴骨高聳,一雙眼睛神采奕奕,自信中帶著三分矜持。兩人在信陵君府上相識,彼此投緣,就此成為朋友。上次營救太子丹,張耳負責吸引其中一路追兵,南下之後就是藏匿在宛城白府。
白水河畔的大水輪已經成為宛城商賈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琴氏和墨家都掌握著冶鐵秘術,從這個大水輪聯想到正在建設中的冶鐵大作坊,不難估猜出這兩家在合作之後已經開發出新的冶鐵秘術,而這種新的冶鐵秘術不僅僅代表著財富,更影響到中土大勢。
張良在家老的引領下走了進來。三人稍加寒暄後,白豫告辭離去。他是個商賈,不能得罪各國權貴,必要的時侯可以給予方便,但在異國他鄉的地盤上,絕對不能牽扯到王國爭鬥中去,這關係到身家性命,容不得絲毫失誤。
“你總算來了。”張耳一邊給張良倒上茶水,一邊問道,“武烈侯那邊有動靜了?”
“他要打韓國。”張良冷聲道,“所以他願意給我一個機會。”
張耳略感吃驚,“他要打韓國?秦國今年的攻擊目標不是河北?”
“從我得到的訊息來看,秦國的主力並沒有從太原南下,也就是說,咸陽還沒有確切訊息證明合縱已經成功。”張良皺眉說道,“這時候武烈侯突然要打韓國,只有一個原因。”
“他知道合縱已成。”張耳急切說道,“但他又無法說服咸陽,迫不得已,只好攻打韓國,把咸陽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原,同時迫使合縱軍倉促出戰。”
張良神色凝重,微微點頭,“我們必須殺死他。”
張耳想了一下,說道,“這是一場公開對決,我們勝算不大。”
“我沒有退路,我的王國危在旦夕。”張良厲聲說道,“韓國滅亡了,魏國又能支撐多久?”
“我已經竭盡所能了。”張耳苦笑道,“但你我手上的力量的確有限。上次救太子丹的時侯,趙人在咸陽害了我們一次。年前李園打算刺殺秦王,誰知楚人內訌,洩露了機密,又在咸陽害了我們一次。這次你還敢信任他們?”
“我說過,我沒有退路。”
張耳眉頭深皺,良久說道,“這是武烈侯設下的陷阱,跳進去就是死。死倒不怕,關鍵是死得要有價值。你是否有必勝的把握?南山子就在武烈侯的身邊,有他在,南墨刺客根本不敢動手。當今天下,有幾個是南山子的對手?除非你有辦法解決南山子,否則我們必死無疑。”
“蓋聶可以嗎?”
張耳霎時動容,“你請來了蓋聶?”
第226章 出發
寶鼎急召三府官員部署攻擊一事。
聽說明天軍隊就要開拔,文武官員們神態各異,興奮者有之,忐忑者有之,猶豫不決者大有人在。
寶鼎知道這件事關係到眾人的未來,必須把中土大勢說清楚,讓大家齊心協力。
目前趙韓魏楚四國的合縱還沒有擺到明面上,只要合縱軍沒有出現在戰場上,都不能說合縱真正成功了。燕國在合縱一事上態度含糊,而齊國政局發生變化,臨淄局勢已經直接影響到了中土大勢的發展。
南山子的一番話讓寶鼎對中土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南山子的使命是守護趙國,不管他藏匿於何地,又做出怎樣的舉動,他始終是為了趙國。這次他要到齊國去,聯合關東各國的力量把齊國拖進中原戰場,同樣是為了趙國。他把大將軍李牧的借刀殺人計透漏給寶鼎,讓寶鼎對中土形勢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正是因為這種瞭解,讓寶鼎意識到歷史在他的巧妙推動下發生了改變,未來中土形勢的發展已經和原有的歷史事實不一樣了,他若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在中原大戰中贏得勝利,而為了贏得勝利,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韓國。南山子的目的達到了,趙國的策略一步步展開。
寶鼎肯定沒有退路了。不僅僅是因為他和秦王政的生死約定,而是歷史因為他的出現終於在這一刻發生了改變,這正是他所夢寐以求的,他不能退,也不可能退,他只有一往無前才有機會實現拯救帝國的理想。
拿下韓國,中土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