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先把匈奴人趕到陰山以北去,否則如何屯田?而代北屯田需要咸陽的全力支援,需要大秦財賦的支撐,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土,大秦必須完成統一大業,這就更難了。
李牧在代北的時候,匈奴人還沒有今日的實力,中土也還是諸侯並列,邯鄲也還能勉強維持,代北也沒有遭受大地震的打擊,代北軍也沒有連續數年南下河北守護邯鄲的巨大損耗,所以他還能守住代北,還能固守長城,但如今一切都變了。
今日寶鼎站在代北這塊土地上,滿目瘡痍,代北就是一片廢墟,而為了爭奪這片廢墟,匈奴人帶著成群的牛羊呼嘯而下,而秦人卻只能被動防禦,咬牙支撐,至於前景,則是一片黑暗。
“不要去想中原的事。”寶鼎對司馬尚說過這句話,現在對王賁等人還是說同樣的話,“我們有困難,匈奴人也有困難。大秦面臨著中土的統一,匈奴人也在為統一大漠而努力。我們守住代北是為了統一大業,匈奴人攻奪代北何嘗不是為了統一大漠?現在我們和匈奴人的主力都在代北,當我們的中原面臨危機的時候,匈奴人難道就不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在中土有敵人,匈奴人難道就沒有敵人?”
寶鼎說到這裡笑了起來,“我們統一中土最大的阻礙是齊國和楚國,而阻礙匈奴人統一大漠的又是誰?河西的大月氏和漠東的東胡人。當我們的主力雲集代北的時候,齊國和楚國就要乘機攻打中原,那麼,當匈奴人的主力雲集代北的時候,大月氏和東胡人是不是也要伺機而動?”
王賁三人聽到這番話,沉重的心情略有緩解。
寶鼎的意思很明顯,現在沒有對策,既然沒有對策,那就等待,等待時局的變化。中土局勢有變化,大漠局勢也會發生變化,假如秦軍在中土局勢的變化中堅持下來了,而匈奴人卻沒能化解大漠危機,那麼代北的機會就來了,秦軍或許就能找到對策擊敗匈奴人,固守長城。
“我們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可以輕而易舉地奪回半個雁門郡,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複雜了。”王賁告誡道,“匈奴人有成群的牛羊,而代北有豐茂的水草,牛羊靠水草就能活下去,還能繁衍長大,所以匈奴人可以長期堅持下去,但我們呢?我們靠什麼堅持下去?三十多萬大軍吃什麼喝什麼?這個問題如果不能立即解決,我們恐怕最終不得不放棄代北。”
“我正在想辦法。”寶鼎淡然說道,“總會想到辦法的。”
第346章 青陂
寶鼎接到邯鄲訊息,齊國向中原發動了攻擊,蒙武率軍阻擊,秦軍就此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
王翦在信中告訴寶鼎,雖然中原局勢日趨惡劣,但對河北暗中推進土地私有化有利。咸陽目前的注意力都在代北和中原,無暇顧及河北在穩定和恢復過程中所做的“手腳”。不過河北現在是滿目瘡痍,步履維艱,既幫不上代北,更無力支援中原。王翦為此哀嘆,如果各地戰事平息,給大秦兩到三年休整恢復的時間,那局面將完全不一樣,最起碼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被動。
咸陽對此也是一籌莫展。
中山大戰的勝利,趙國的滅亡,並不能實際緩解大秦在統一過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困難。統一戰場上的勝利帶來的是大片的疆土和人口,而新疆土需要武力鎮戍,新人口需要安撫。武力鎮戍需要軍隊,安撫人口則需要錢糧。
大秦本是一個諸侯國,地處西陲,國力有限,軍隊和錢糧也有限,而河北、中原、代北、江南這四處新佔據的疆土因為天災人禍和戰爭,短期內不但未能增加大秦的國力,反而要大量消耗大秦的國力,尤其代北因為匈奴人的入侵,更成了一個吞噬咸陽財賦的無底洞。這就是統一程序飛速前進的弊端。秦國不過是一頭老虎,卻饕餮(tao/tie)大餐,剛吃下一頭狼,還沒等消化,便又急不可待的吞下另一頭狼,其結果可想而知。
代北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但大秦以重兵征戰於代北,必定重蹈趙國覆轍,國力被代北所拖累,統一大業可能就此停滯。中原重要不重要?當然也重要,統一中土的首先條件就是佔據中原,中原若失,則統一無期。兩害相權取其輕,咸陽由此傳出棄代北而守中原的呼聲。
咸陽人對遙遠的代北和遠在大漠的匈奴人沒有直觀印象。蠻荒之代北和富裕之中原不可比,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和兵強馬壯的齊楚兩國更沒有可比性。這世上深謀遠慮者少,高瞻遠矚者更少,而以中土安危為己任者更是鳳毛鱗角,唯獨不缺的就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淺、心胸狹隘而偏偏又自以為是、驕恣狂妄者。這種呼聲出現之後漸成氣候,尤其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