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軍隊離開了,那麼代替他們鎮戍東南的不是關東系的軍隊,就是老秦人的軍隊,也就是說,不是咸陽宮控制江南,就是老秦人控制江南,這是寶鼎和東南熊氏都不願看到的局面,所以西南遠征,誰來做遠征軍統率,誰來留守,就成為爭奪江南控制權的關鍵。
但最關鍵的是時間。
西南遠征能否成功是個未知數,在遠征軍未能取得優勢之前,寶鼎和東南熊氏肯定要控制江南,以便為遠征軍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輜重。然而,對咸陽和大多數豪門貴族來說,是統一大業重要,還是西南遠征重要?不錯,西南遠征的勝利的確有助於秦軍攻打江東,有助於統一大業的完成,但西南遠征不能拖延太長時間,不能耗費過多的錢財,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就是決策上的錯誤了。
按照寶鼎的估計,咸陽最多給遠征軍一年時間,一年內假如遠征軍未能在西南開啟局面,遠征肯定要結束,而遠征的失敗將給寶鼎和東南熊氏以沉重打擊,他們必然會失去江南的控制權。
所以,時間是關鍵,而若要贏得時間,關鍵在人,寶鼎必須慎重選擇遠征軍的統率和留守江南的軍政官長。
本來寶鼎打算請武安侯公子騰出任遠征軍的統率。公子騰在江南待了數年,與東南熊氏和江南的楚人、趙人建立了不錯的關係,是最好的遠征軍統率人選,但現在事情出現了變化,直道修築直接關係到北疆防禦體系的建設,而直道修築偏偏又遇到了重大阻礙,寶鼎必須與咸陽進行一場激烈的博弈,德高望重的公子騰假如回京,必將有助於寶鼎贏得這場博弈的勝利。
公子騰走了,誰來代替他出任遠征軍的統率?
東南熊氏?現在東南熊氏遭到禁錮,當東南熊氏主動要求輔佐公子嶠去開拓西南的時候,咸陽肯定會部分解禁,但全部解禁則是在他們攻佔西南之後,所以東南熊氏沒有機會出任遠征軍的統率,而寶鼎也不希望他們到前方去衝鋒陷陣。
遠征西南的關鍵不在於遠征軍的攻城掠地,而在於後方能否持續供應糧草輜重,所以東南熊氏應該是留守江南的主要力量。
江南的楚人莊翼和趙人蓋聶肯定不合適,而目前擔任荊宛大軍統率的章邯資歷較淺,也不合適。
“武烈侯,遠征軍統率人選可以考慮大庶長楊端和。”朱英打破了沉默。
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調楊端和南下,那誰去鎮戍燕南之地?
“章邯留守江南。”朱英手指曝布,“右更代替楊端和鎮戍燕南之地。”
寶鼎眉頭緊鎖,沉吟良久後,微微點頭。
章邯留守江南,掌控江南,是眾望所歸的事,寶鼎和眾人一致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以楊端和的資歷和能力,統率遠征軍開拓西南,取勝的希望更大。
咸陽進行第二次中原決戰的命令傳到江南。
趙高,朱英和曝布馬上辭別寶鼎,率軍渡江會合荊宛軍隊,飛速趕赴中原戰場。
不久公子騰、蓋聶、荊軻回到江南,與寶鼎相聚於長沙。
寶鼎在江南盤桓不去,其目的何在,聯想到離石會面、中原決戰和朝堂上越來越激烈的矛盾,大家心裡都有算,一為開拓西南,二為江南的控制權,尤其後一個目的,更是直接凸顯了武烈侯和老秦人之間越來越深的裂痕。
這段時間莊翼和南山子一直陪在寶鼎身邊,該說的都說了,能說的也都說了。莊翼和南山子代表楚人做出了承諾,竭盡全力維護寶鼎在江南的控制權,而寶鼎也明確指出,江南的控制範圍要擴大,目前是黔中和長沙兩郡,未來幾年要拓展到九江郡。
現在的九江郡包括江南和江北兩個部分,未來的九江郡應該是江南部分,就是從彭蠡澤到南嶺這一帶,與江東毗鄰。從地圖上看,如果本勢力控制了黔中、長沙和九江三郡,等於控制了大半個長江以南的疆域,對江東可以形成有利鉗制,對嶺南更是佔據了戰略上的優勢。
可以想像,假如公子高和老秦人未能控制黔中和長沙,必定不惜代價控制九江郡,繼而拿下彭蠡澤,轉而對長沙形成威脅,那局勢就被動了。
在與蓋聶和荊軻的商討中,寶鼎也談到了同樣的問題。寶鼎囑咐他們,在這一次的中原決戰中,主戰場在齊國,攻楚不過是個騙局。當然,齊國遭到致命打擊後,王翦也有可能乘機在中原戰場發動雷霆一擊,但對於東南戰場來說,此仗就是牽制江東楚軍,所以不論戰場指揮者是誰,江南諸軍必須儲存實力,這是原則。假如東南戰場的統率非要強攻彭蠡澤,江南諸軍可以消極怠戰,甚至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