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明顯,尤其其逐漸掌控國策變革的主導權之後,對朝政的干涉程度已經危及到了老秦人和巴蜀人的利益,所以老秦人中的一部分貴族,還有巴蜀人,包括留在朝堂上的部分楚系力量,都在此次決策中選擇了支援秦王政。
秦王政也需要他們的支援,尤其需要巴蜀人的支援。現在楚系熊氏已經遭到全面壓制,但楚系畢竟枝繁葉茂,其勢力深入朝野內外,無法連根拔除,所以秦王政和熊氏彼此妥協,由巴蜀人出面掌控楚系力量。形勢發展到今天,武烈侯已成為咸陽一大威脅,王子們也封君封國,立儲迫在眉睫,不出意外的話,中原決戰之後,公子扶蘇肯定要被冊封為儲君,因此秦王政與楚系之間最為激烈的矛盾已經不復存在,相反,現在兩者之間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都要確保王統,確保公子扶蘇的儲君之位,確保中央掌控權柄,於是兩者自然就重新走到了一起。這是巴蜀人和部分楚系力量堅決支援秦王政發動中原決戰的直接原因。
武烈侯在此策上最終選擇妥協,也是因為巴蜀人和部分老秦人對秦王政的支援,事實上他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阻止中原決戰了。
蒙武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而馮毋擇因為這段時間不但主政河北,還征戰於北方戰場,在軍政事務上與武烈侯接觸頻繁,對武烈侯的治國理念和代北策略理解深刻,所以他現在其實也不贊成倉促進行中原決戰,但馮氏是秦王政的股肱,既然秦王政和中樞一定要發動決戰,他只有無條件服從。
李信在軍中屬於少壯派,和王賁、司馬斷、章邯、蒙恬、蒙毅、熊庸、曝布都是同時代的人,這幫人雖然隸屬於不同的派系,但機遇都非常好,在戰場上連番建功,迅速崛起于軍中,現在都是獨當一面的統軍大將。少壯派氣勢如虎,根本不把關東諸侯國放在眼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近幾年的征伐中,秦軍橫掃關東,先後吞併了韓魏趙燕四國,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比如王賁,他就贊成中原決戰,雖然武烈侯和王翦反對決戰的理由也很充分,但他認為齊楚兩國根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只要秦軍主力進入中原,絕對可以擊敗合縱軍,可以摧枯拉朽一般橫掃敵寇。
李信就是這幫少壯派的代表,他信誓旦旦地告訴秦王政,中原決戰有絕對勝算,不要說投入這場決戰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五萬,即便只有二十萬,也足以摧毀齊楚,一統中土。
秦王政和中樞大臣們自然不會幼稚到相信軍中少壯派的豪言壯語,但這幫少壯派是大秦的未來,是軍中的絕對主力,只要這幫人有信心,有決心,那此仗至少增加了三分勝算。
秦王政把王翦所提的兩個建議拿了出來,徵詢蒙武等三位統率的意見。
王翦明確拒絕去中原戰場,但他推薦了武烈侯,可見他並不看好蒙武。這就是秦王政的激將法了。你們看看,王翦瞧不起你們,認為你們打不贏這一仗,你們是否要為自己爭口氣?
是人都要爭口氣,秦王政的激將法果然起到了作用。
不過蒙氏曾兩次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被敵人翻盤,打了敗仗,第一次蒙驁甚至把性命都丟了,而第二次蒙武的戰敗直接導致秦王政控制軍隊的佈局徹底失敗,讓老秦人“以退為進”的策略得以實現,乘機東山再起全面控制了軍隊,以致於秦王政和咸陽宮直到如今還是在政治上屢遭掣肘。這一次又是秦王政的佈局,秦王政不但要利用這場決戰控制軍隊,遏制武烈侯,還要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所以這一仗只能贏,不能敗。
蒙武的壓力太大了,過大的壓力導致他異常謹慎。王翦的第二個建議引起了他的關注。
王翦的意思是齊國實力強,楚國實力弱,集中優勢兵力打楚國的把握比較大。把楚國打敗了,齊楚合縱隨即失敗,決戰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此次決戰秦國的財賦非常緊張,能夠支撐的時間不長,所以王翦認為要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當然要挑一個實力較弱的對手。打敗了楚國,齊國獨自抗衡秦國就非常難了,只待時機合適,秦軍就可以發動滅齊的大戰。
王翦的策略說白了還是不同意決戰,還是力求先行創造吞楚滅齊的條件,先把整個中原牢牢控制住。
秦王政和中樞的目標根本不是中原,而是統一大業,他們要利用這場決戰摧毀齊國的武力,先把齊國打得傷痕累累奄奄一息,然後橫掃江淮,把楚國趕到江東苟延殘喘,這樣一來,中土除了江東吳越之地,其他地方盡數落入大秦的手中,統一大業就此完成。
蒙武覺得王翦的建議有道理,請秦王政和中樞慎重考慮。
秦王政沉吟不語。右丞相隗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