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
眾臣簡直喜出望外,這可是弘文帝,第一次以聖旨的形式,將小太子的老師定下來。以後,還怕她馮太后翻雲覆雨?
“陛下英明,小殿下英明。”
玄武宮,如奏響了一曲勝利的凱歌。
這一日,弘文帝在玄武宮設宴,大宴群臣。整個宴席上,他都帶著兒子,獻寶一般。困惑的小孩子,第一次見到這種大場面,一直都在奇怪,趁了空閒,嘟嘟囔囔地問:“父皇,為什麼不請太后來一起吃飯呢?”
畢竟是孩子,不是真正的聖人!他以為,這是許多人吃飯,吃好的而已,只奇怪為何不喊太后。
弘文帝舉了酒杯,裝沒聽見,沒有回答他的話。
小孩子的疑惑,很快便被群臣的恭賀聲,父皇的歡笑聲,全部遮掩了……
皆大歡喜14
第二日,玄武宮下旨,昭告天下,任命京兆王為太子太傅。同時,選派陸泰等四名鮮卑大貴族輔佐,一起承擔小太子的教育問題。
對於太子單獨的寢殿,東宮,都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和規劃。
弘文帝還是依照了禮節,做得十足,早朝後,就來慈寧宮拜見太后。
這一次,行的是大禮——真正兒子見了母親的大禮。
“參見太后!”
只是終究還是沒能說出“兒臣”兩字。
芳菲拉著小太子的手,她穿一身灰色的太后袍服,小太子穿一身明黃|色的衣裳。小太子跪在地上,向父皇行大禮。然後,又和父皇一起,向太后行大禮。
芳菲一個人坐在太后的椅子上,看著這對行禮的父子。
小太子覺得奇怪,幾次欲言又止,想父皇,但是,每一次,都被父皇不經意地阻止了。
“你們都坐吧。”
弘文帝便在旁邊坐了。
小太子站著。
雖然是小小的孩子,也覺得那麼奇怪:彷彿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了很大很大的改變。以前就不是這樣,以前,父皇和太后,不會行這樣的大禮的。
尤其,不會這樣疏遠。
連小孩子都能感覺,可是,卻沒法說出來,因為,太后和父皇都是滿面的笑容,客客氣氣,比任何時候都有禮貌。
這是為什麼呢?
他只覺得憂心忡忡,而且,父皇來了好些天了,一次也沒來吃拔絲蘋果,甚至,一次都不曾一起用膳。
弘文帝看著馮太后,“太后這些年撫養宏兒,真是辛苦了。朕代表拓跋家族感謝太后的恩德。”
芳菲淡淡道:“陛下哪裡的話?我不過是遵照先帝遺旨。現在,孩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