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4 / 4)

不高興,一手扶著車子,一手指著子路說:“仲由啊,你的愚頑粗劣,真是難以教化啊。遇到長者不敬是失禮,遇到賢者不尊是不仁,失禮不仁是禍患之源。這位老者是精通事理的賢士高人,我怎麼能與他分庭抗禮!”

“分庭抗禮”指古代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可以抗衡。亦作“分庭伉禮”。

■ 風聲鶴唳

典出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前秦君王苻堅統兵進駐壽陽,在淝水北岸擺開陣勢。南岸東晉謝玄的隊伍一時不可能過江,於是謝玄使出計策,他派使者去北岸對苻堅說:“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四字篇 第七章(2)

而苻堅說:“叫他們過河來,待他們一上岸,我這幾十萬鐵騎就向水邊挺進,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苻堅的弟弟也同意苻堅的觀點。

苻堅沒有料到,秦軍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脫晉軍追擊計程車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風聲鶴唳”指把風的響聲、鶴的叫聲,都當作敵人的呼喊聲,疑心是追兵來了。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 鳳毛麟角

典出《南史?謝超宗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