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卒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後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
■ 芒刺在背
四字篇 第十章(3)
典出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漢宣帝劉詢即位初時,依照祖法拜謁高祖劉邦祠廟。開始時,大將軍霍光為宣帝作驂乘。霍光的權勢很大,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後參政二十年,族黨遍佈朝野,威震主上。途中,霍光不苟言笑,滿面威風,使人望而生畏。宣帝不由自主地覺得非常畏懼,惶恐不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樣難受。此後,宣帝見到霍光,總是小心翼翼。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宣帝命令車騎將軍張安世代替霍光做驂乘,張安世對宣帝一向恭謹服順,由他擔任驂乘後,宣帝才感到無拘無束,行動自由了,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鬆。
“芒刺在背”指如同有芒刺紮在背上。形容內心惶恐,坐立不安。
■ 毛遂自薦
典出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戰國時,很多掌管實權計程車大夫們,平素都供養著很多門客,為他們出謀劃策。趙國公子平原君門下也養了很多。一次,趙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請求救兵,約楚國合縱抗秦。平原君準備在門下挑選二十個門客,作為隨員。可是挑來挑去,還差一位。這時門下有一位姓毛名遂的,不經別人推薦,主動請行。平原君說:“有才德的人,正如一柄錐子,被放進布袋,那鋒利的尖端會立即顯露出來的,現在將軍已經寄居在我的門下三年了,還不見表現,先生,您沒有本領,做不了這差事,還是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