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開放的新聞媒體基本被保留,並且還有許多好的發展,香港*程序也在加速。這些為香港自由市場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條件。我相信法治秩序、權利意識已在香港紮根,香港經濟所需要的制度架構會進一步完善。

但是,我們不得不看到,由於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政治文化差異、社會結構差異,過去10年裡也的確有許多教訓,總結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香港對大陸太重要,如果“一國兩制”出現問題並讓香港失去活力,那會是世界所有華人的損失,也會對中國的崛起構成巨大的障礙。第一,由於中國內地還沒有一套憲法法院體系,人們對於違憲行為、對有悖於憲法的行政決策或政治決策,還沒有一種公正可靠的司法救濟途徑。也就是說,當“一國兩制”被任何、方拋棄或違背時,另一方靠什麼來維護“一國兩制”原則的尊嚴和完整性?在某種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國際輿論和香港隱含的中國經濟利益是“一國兩制”的主要維繫手段。這種“憲法法院”真空是港人某些憂慮的起因。

其次,2003年“非典”前後,政府透過珠三角經濟特區等政策給香港提供許多實惠,想以此幫助香港經濟走出困境。可是,這些好心之後,香港人還是於2003年7月1日上街*。加上香港的其他回應行為,讓體制內外的人都感到困惑,好像覺得香港人很不領情、很忘恩負義。那次經歷讓北京以及其他地方的許多人感到傷害。我覺得那次經歷非常說明大陸對香港社會的變化缺乏認識,以至於發生那麼大的誤會。我們知道,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的製造業和農業還佔相當的分量。到1980年,香港GDP有近1/4在製造業、礦業和農漁業,超過25%的人從事這些勞動力行業,更多的人也只是開些“夫妻店”。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香港人更多是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那時候的香港人或許更看重實際恩惠,容易被物質的東西滿足。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製造業慢慢從香港往內地轉移,到2006年香港服務業佔GDP的91%,製造業不到4%,所以香港社會已經相當白領化,基本衣食住行不再是問題。更何況,20世紀70年代、80年代許多香港家庭把小孩送到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留學,即使不留學在香港本地大學讀書,新一代的香港人跟他們的父母輩相比,在權利、*、自由的意識和文化上已非常現代。這幾代人從小就不為溫飽擔憂,他們的教育使他們更看重文化以及權利的價值。對於他們來說,經濟上的恩惠重要,但還不夠,他們更看重那些非物質的價值。可是,香港這些社會結構與文化方面的變化是內地有關管理層所沒有認識到的。所以,前些年,內地是一種想法、一種價值體系,而香港人是另一種價值體系。對於一項政策,內地人以為“這下可以解決問題了”,而香港人的反應可能很消極。我希望我們從中吸取一些教訓。。 最好的txt下載網

香港繁榮之路(2)

這就涉及對香港的研究問題。以往對香港研究得太少,客觀的研究就更缺乏了。實際上,香港的傳統就是自由經濟、法治下的自由社會,不干預反而會更好。香港是一個非常令人嚮往的現代社會,也是人類的經濟奇蹟,在許多方面都是值得內地學習的榜樣。香港本身就是中國人的財富,*的“一國兩制”是一個非常有創意、能夠保留這筆巨大財富的制度架構。

問:香港迴歸後不久,就趕上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給香港經濟、金融分別帶來了多大影響?香港為什麼能夠順利闖過亞洲金融危機?

陳志武:三個最主要的因素救了香港。第一,香港自由開放的新聞媒體和法治提高了其抵抗金融危機的能力。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以及當時的韓國都缺乏可靠的法治,所以權力以及跟權力的關係歷來主導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借貸、資金投放決策,埋下許多金融危機的種子。加上那些國家的新聞媒體又不自由,沒有獨立媒體去揭發那些權錢勾結起來的金融體系,使他們的金融體系弱不禁風。所以,危機一來,金融體系就崩盤了。但香港的法治更可靠,新聞媒體更自由。實際上,自由開放的新聞媒體是最重要的規避金融危機風險的手段,可以讓那些金融問題在沒有釀成危機之前就被曝光,以此逼著相關人員把問題解決好。所以,香港的制度救了香港。

其次是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化。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這些強化了香港作為中國通向世界的重要橋樑作用。香港是內地和外國跨國公司都能接受的中間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