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舊例,可李靖就是一個原則,能帶兵打勝仗的就重用!
戰場征戰,關係兵士生死,李靖或許不會處事,也不會溜鬚拍馬,可他這條原則,很得兵士擁護。眾人敬重他,不但是因為他能帶領眾人打勝仗,而且更是因為他的獎罰分明。
方無悔暗自琢磨,心道李靖眼前的地圖換了一幅又一幅,卻是少見他出兵,誰都不知道他心中到底琢磨著什麼。他們遠在黎陽,潼關離此八百里,難道李靖會考慮向潼關用兵,這實在讓眾人難以想像。
有兵士匆忙趕到,“將軍,有東都緊急公文。”
李靖點頭接過公文,看了眼,沉聲道:“東都百官商議,準備出兵新安、宜陽、澠池三地,扼住西方潼關之兵,爾等意下如何?”
眾將互望一眼,陳孝意沉吟道:“將軍,東都出兵,好像我等不能左右吧。”
李靖笑笑,“若是你等用兵,應如何打算?”
方無悔對此並不瞭然,只能藏拙,陳孝意卻是起身到了地圖前,“將軍,這三地成三角之勢,遙相互望。潼關要是出兵地話,此三地只要兵精糧足,作戰有方,可擋潼關之兵。我想東都也有將才,這等防備也是求穩之策。”
李靖目光一轉,落在一人的身上,緩緩道:“郭孝恪,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郭孝恪黝黑的臉膛,整個人看起來粗壯結實,聽到李靖詢問,想了半晌,“將軍,我倒覺得東都出兵過於保守,此計策想必是那些文臣所想,只求穩妥,卻是下策。”
李靖微笑道:“刀筆吏爾,如何知道行軍打仗?西梁王一人獨撐,安撫朝臣百姓,也難為他了。”
郭孝恪得李靖鼓勵,精神一振,伸手一指地圖道:“出兵澠池,不過是坐等人攻,放棄新安以西幾百裡之地,實在不智。何況就算固守新安,從東都糧草補給都是不易。潼關東北百餘里外有糧倉常平,如今應該還是隋軍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