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關中一樣。深溝堅壁以待江都軍即可。”
李靖眼中露出讚賞之意,他親眼見到蕭布衣逐漸成熟,已經能很快地領悟到用兵神髓。
見李靖微笑,蕭布衣有了底氣,“江都軍十數萬大軍揮兵北上,要取東都實在是痴人說夢。我等可先招降為主,向天下人示仁義之舉,只要他們交出弒君的宇文化及,我等既往不咎。他們若是投靠,一切好說。他們若是不降,孤軍深入,很快糧草不濟。我們再可派兵繞路斷其糧道,江都軍無糧接濟,軍心思歸,潰敗在即。所以二哥說的極是,我們甚至不用出兵,只要和他們對抗堅守,不戰可屈江都之兵。”
魏徵欣喜道:“西梁王、李將軍果然好計策。”
李靖輕嘆道:“這計謀出自三弟之口,我可放心南下了。”
“二哥為何執意要先平林士弘?”蕭布衣皺眉問道。
李靖取出一幅地圖,攤在桌案之上,沉聲道:“布衣,你說服巴蜀實乃至關重要。巴蜀和我等結盟,我們荊襄再無後顧之憂,此刻不平江南,更待何時?硬骨頭要留到最後再啃,以免兩敗俱傷,讓他人得利。我們先解決後方之憂,才能全力地進攻河北和關中兩地,林士弘以萬頃鄱陽湖和我等對抗,狡猾非常,我這次南下,爭取畢其功於一役,剿滅林士弘,順取張善安,杜伏威若是投誠也就罷了,若是不然,我當在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全力去取江都之時,伺機滅掉這三股勢力。到時候江都只剩下孤城一座,江南可平。若能平此三寇,要安撫南蠻,再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北伐時機成熟,到時候取河北竇建德,再伐羅藝,然後就可考慮攻突厥,如能順利打下突厥,我們一路西進,以武關、潼關為佯攻,借突厥之路南下攻打關隴,管最後誰是關隴霸主,當可成事!”
蕭布衣聽了李靖的平天下大計,不由熱血沸騰,魏徵卻是嚇了一跳,“不取關中,先下突厥?這……如何使得?”
“為何不行?”李靖笑起來。
魏徵道:“自古以來。無此做法,若循常規,當求先下關隴,再擊突厥。”
李靖搖頭道:“法無定勢,當求順應時機。想我們要是攻關隴,不言而喻,突厥兵必先聯手關隴對抗,他們依據地勢,我們事倍功半。可我們若是先擊突厥。關隴如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助突厥?若下突厥,我等聲望大增,萬眾歸心。到時候再取關隴,人心所向!所以在我看來,先攻突厥,再下關隴,事半功倍!”
魏徵良久無語,李靖所言這實在是個驚天的主意,就算是魏徵聽到,都是忍不住的震驚。
雖然說楊廣是天下大亂之源,可突厥一直都是天下大亂之助力。要知道就算是楊堅之時。對突厥亦是不敢輕易動兵。突厥兵強馬壯,屢次犯境,一直都是中原心中之痛。雖然始畢可汗逼不得已的對蕭布衣許諾,有生之年,絕對不會對中原動兵。可突厥人見到中原大亂,早就垂涎欲滴,忍不住的暗中出兵相助。當然這些對外宣稱,都非始畢可汗的主意,而是始畢可汗的幾個兄弟出手。
關隴、河北,無論是薛舉、李淵,還是竇建德和羅藝,均是暗中和突厥有所聯絡,借突厥兵馬圖謀天下。薛舉借突厥之兵進攻李淵,勢如破竹,李淵同樣對突厥示好獻媚,求得突厥兵的支援,上次才能順利的擊敗薛仁果!羅藝借突厥之兵攻打竇建德,竇建德卻是討好可敦,借可敦的力量,迎戰羅藝。
突厥人貪財好利,始畢可汗雖有雁門關一役,讓中原震驚,可總體來說,卻缺乏遠見。他們眼下只是從中原動亂中攫取利益,而少想到其他方面,更從未有人有雄心將中原收入囊中。關隴、河北競相拉攏突厥人,變相的證明了突厥兵的實力。
在所有人都希望得到突厥人支援的時候,李靖突然說要先打突厥,也就怪不得魏徵都要詫異。
這個計劃,應該說是從未有人能想到,亦是沒有人敢想到。因為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可先和突厥虛與委蛇,等到天下平定後,才去考慮突厥的事情。就算是李淵,眼下也是對突厥人畢恭畢敬,突厥使臣前來關中之時,傲慢無禮,李淵卻率臣子畢恭畢敬的待見。如今天下中,不和突厥人打交道的除了江南群寇外,一個是李密,另外一個當然就是蕭布衣!
江南群寇因為離的太遠,李密不打交道,不是因為遠,而是因為傲!蕭布衣少和突厥兵打交道,甚至暗中挑撥突厥人的內亂,倒是因為受到李靖的影響,亦是不自覺的採用大隋先前使用的,分化突厥地策略。
在蕭布衣看來,爭天下,無女子之事,在李靖來看,爭天下,無突厥之事!像李淵那種引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