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3 / 4)

小說:冠蓋滿京華 上 作者:懷疑一切

忌諱麻煩。眼見那掌櫃滿臉堆笑地指著一摞賬簿,說是否要按舊例查賬,陳瀾哂然一笑,當即擺了擺手:“你們都是府裡用了多年的人了,我只是奉老太太的命來看看,若是盤賬,自有盤賬的帳房來,旁人哪好越俎代庖?”

府裡的事情,外間店鋪莊子的掌櫃管事也都聽說過,自然知道陳瀾這個長房孫女如今最得老太太寵愛。此番見著她來,越吉綢緞莊的掌櫃和管事原以為這位小姐是仗著寵信想來染指產業,沒料到陳瀾看都不看那高高的賬簿,卻說了這麼一番話。於是,兩人對視一眼,掌櫃方才賠笑彎下腰去:“那三小姐有何吩咐,儘管示下。”

“朝廷命晉王殿下和三叔前往宣府清查之後,前門大街上的各府店鋪如今狀況如何?”

陳瀾張口就直接問出了這一茬,掌櫃心中一跳,隨即小心謹慎地答道:“三小姐是問這些天的經營,還是……”

情知能夠做到掌櫃管事的全都是積年的人精,陳瀾自不會和其拐彎抹角,便直截了當地問道:“我是問,東昌侯敗落了之後,往北邊的那條線自然是斷了,府裡之前是直接往那其中投的銀錢,還是鋪子裡直接給他們供的貨?如果是後者,那如今店鋪裡頭可有積壓?這前門大街上其他各府的店鋪,韓國公府廣寧伯府甚至是汝寧伯府的產業,可有什麼狀況?”

話點透到這個份上,掌櫃和帳房管事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可明白歸明白,他們無不是大吃一驚。知道沒法去問這是三小姐自己的疑問,還是老太太的吩咐,他們只得更加小心。帳房管事更是偷覷了陳衍一眼,這才輕輕咳嗽了一聲。

“回稟三小姐,咱們家原是往東昌侯府的那家店裡頭投錢,但後來因為江南綢緞絹帛好賣,那邊進價又便宜,便是直接從那兒進貨,再轉賣給東昌侯府的那家店。自打先前的大變之後,不管是咱們家還是其餘各家府裡的店鋪,做生意都小心謹慎,早停了和那邊的來往。只是,畢竟此前積壓的貨太多,比如咱們越吉,正好在那次之前,從江南定的杭絹蘇綢之前就到了五千匹,還沒來得及出貨就……而將來這幾個月陸陸續續還會有一些運過來,若是按照一匹上等料子進貨三兩銀子計,至少得壓上一萬五千兩,至於其餘的……”

帳房管事說到這裡,忍不住頓了一頓,見陳瀾並未露出不快之色,這才小心翼翼地接著說道:“至於其餘的積壓虧空等等,等到年底,咱們這家年年結餘少說也在兩萬兩上下的老店,只怕得虧空兩萬兩。只不過,咱們家還算是好的,不曾投入太多,如韓國公府廣寧伯府,那數目還得更大。至於汝寧伯府,到底原本和咱們這些走得遠,倒是沒多大影響,只那府裡在這前門大街統共才一家金銀鋪,而且做得最多的就是放印子錢,此前還鬧出過人命。”

風月之地、金銀鋪、綢緞莊、印子錢——這是京師人人都知道最掙大錢的四大產業。然而,風月之地畢竟是國朝之初就嚴禁的場所,官宦人家雖說有不少愛好走馬章臺的,可誰都不願意和這賣肉的營生沾上關聯。綢緞莊要的是在江南之地有根底,能夠隨時聯絡貨源。

至於金銀鋪和印子錢則是連在一塊的,據陳瀾所知,金銀鋪就是變了個名字的錢莊,而印子錢便是高利貸。汝寧伯府以勳爵之家開金銀鋪還說得過去,可居然以金銀鋪放印子錢,那就是駭人聽聞了。因此,她略想了想,就再次開口問道;“那汝寧伯府此前遞條子到順天府的命案,如今可已經完結了?”

對於陳瀾身為侯府千金,居然知道這些事情,掌櫃和管事如今已經不覺得奇怪了。這畢竟是汝寧伯府的事,又不是非議自家主子,因而掌櫃就大膽了些,因笑道:“因為放印子錢而鬧出的命案,哪天不發生一兩樁,哪能因此牽連到背後的主子。汝寧伯府是運氣不好,正好順天府尹剛換上了那位從左副都御史任上轉來的鐵面劉,這才倒了大黴。遞條子的時候據說惹得那位鐵面劉大發雷霆,到後來還是不知道哪兒說了情,鐵面劉月前剛剛轉任宣大總督,這才按下了此事,只汝寧伯府也鬧大了笑話。”

陳瀾暗暗把這些都記在心中,又若無其事地問了好些別的事情。她畢竟從前閱歷頗多,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兩個積年的人精大為吃不消,到了最後,她才看了看旁邊的陳衍道:“四弟,你還有什麼要問他們的?”

侯府舊規,主子們偶爾到外頭莊子鋪子上,即便不比家中正經的巡查,卻也有各式孝敬,因而昨晚陳衍從露珠春雨那兒聽說了這一樁,就盤算著這回能不能勻點好處,以後姐弟倆就能多點私房。可是,當坐在陳瀾身邊,聽她一樣樣問出了那許多問題,他早就把最初那點小算盤完全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