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1 / 4)

小說:龍的力量-南海揚帆 作者:開了

樣也並不輕鬆。

中國—東盟聯合艦隊在戰鬥中一次性投入用於垂直登陸的武裝直升機群遠超印度守備部隊的預料。印度要塞司令部最初的防禦構想中,認為中國…東盟聯軍能投入的垂直登陸機群不會超出3個營級規模的攻擊機群。雖然中國人擁有足夠的武裝直升飛機,但有限的起飛平臺將限制這些部隊的攻擊效率。

但顯然印度海軍准將拉維。

薩蒂亞忽略了臨時徵用起來民用船隻,在兩棲垂直登陸作戰中的巨大作用。與海軍艦艇相比商船不但運載量大、航程遠、運費低,而且對外界條件如航線、天氣等要求低,因而具用很強的軍用潛力。許多國家的經驗都證明,有一支在和平時期準備充分的民船隊伍,戰時能有效的擔負起海上補給、維修、反潛,甚至防空等任務,使海軍的作戰能力成倍提高。

自二戰以來,商船在現代海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皇家海軍便利用商業集裝箱運輸船臨時改裝成簡易航母:“大西洋堤道”號和“大西洋運送者”號。雖然在戰爭中“大西洋運送者”號被阿根廷空軍擊沉,但其在戰爭為僅有2艘輕型航空母艦的英國遠征軍提供了足夠的空中支援。而為了應對昔日的臺海危機,中國政府也同樣保持這一支規模龐大的“戰時海軍”。

為了應對本次“冰山再現”作戰,中國政府臨時徵用了超過200艘以上的中國、東盟各國民用船隻參戰。這些民用船隻在中國本土各港口經過簡單改裝之後。便成為各司其職的海軍艦艇。輕型運輸船、拖網漁船被改裝成為電子偵察船、登陸艦艇。則大型集裝箱貨輪、油船和滾裝船則被改裝成為火力支援艦艇和成有直通甲板和機庫的簡易空母。

這些商船的戰時改裝遵循一條基本準則,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船舶的裝置,儘量節省改裝時間和費用:改裝過程儘量不借助船塢,不破壞船體的主結構,液艙容量應儘可能的增加,以用於油料和壓載水只之用,採用標準件以適用於安裝其他船廠的的產品。所以僅在10天之內,這些民用商船的改裝過程就基本得以完成。其中作為直升機起飛平臺的大型商船有12艘之多,有些甚至加上滑躍甲板以作為殲…13H型垂直/短距起落戰機的海上平臺。

第四十一章:並肩浴血(一)

實際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戰場的三維立體化趨勢早已將空降作戰廣泛的運用於廣袤戰場之上,但是對於背水攻堅的島嶼登陸戰而言,輕裝的機降傘兵部隊往往會成為飄舞在空中的靶子。縱橫歐陸的納粹德國“綠色惡魔”在克里特島“折翼”的悲壯令各國對垂直登陸的成功可能一度持懷疑的態度。

隨著直升機、斜旋翼飛機、地效翼船等登陸工具的發展,特別是直升機的應用,使傳統的登陸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20世紀50年代,在總結遼闊的太平洋上無數士兵的鮮血所凝結而成的兩棲作戰經驗之後,在美國軍事力量的核心—五角大樓第一次提出了登陸作戰的全新理念—“垂直包圍”。它要求登陸兵從登陸艦甲板登上直升機,飛越敵方防禦陣地,

在其後降落並投入戰鬥。這樣無疑可以避開敵方設防嚴密的灘頭反登陸防禦正面,極大的加快登陸速度。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將直升機群用於登陸作戰的,是1956年11月的第二次中東戰爭。為了干涉以埃及軍隊中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英法聯軍使用24架直升機往返4次,在塞得和富阿港迅速機降了一個營的兵力450餘人,成功地配合了登陸部隊奪取港口和登陸場的行動。最終策應了以色列軍隊在西奈半島的地面戰,解除了埃及對蒂朗海峽的封鎖。

這種方式一經顯示,立即引起世界各國軍隊的重視,並稱之為登陸作戰方式的一次革命。這種方式的使用使世界海岸地帶中適合登陸的海岸地帶由17%提高到70%。直升機群在登陸作戰中的投入,使原來能作為抗登陸有效屏障的雷場和炮兵陣地、灘頭障礙、江河和湖沼,都失去或大大降低了原有的作用。

軍事學家們紛紛預言,隨著直升機質量、數量和品種的不斷提高和增加,可能取代一些傳統的水面登陸工具而成為主要的登陸工具。在未來登陸作戰中,將集中使用大量的叢集直升飛機,採取“蛙跳戰術”,實施超越登陸和超越進攻。美軍更提出了“超地平線”的全新登陸作戰的設想,即在登陸作戰中重點要增大垂直登陸兵力比例。以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個遠征軍(約5萬人)為例,首波突擊上陸部隊的8000人中,其中三分之二的兵力應搭乘直升機登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