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著的彈坑。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這4名印度陸軍敢死隊員至死都不願意相信,自己所指導的炮彈為什麼會砸在自己的頭上。
以他們的學識和智商,恐怕也很難跟他們解釋鐳射目標指示器的工作原理,不過各國陸軍在實戰中使用鐳射目標指示器卻有一個鐵的原則,那就是作戰過程中,裝備有鐳射目標指示器的前沿炮兵觀察所必須在炮兵陣地和攻擊目標之間,且不能在同一直線上。如果象他們這樣將鐳射目標指示器架設在目標物之後,那麼由“沒有長眼睛”的炮彈自然會將前沿炮兵觀察所和目標混淆。
雖然這一充滿喜劇元素的意外挽救了徐虎威中校的坦克,但是整個灘頭陣地上仍然承受著印度陸軍猛烈的炮擊。與各種大口徑的榴彈炮相比,攻擊範圍巨大的火箭炮無疑是步兵最大的殺手。雖然印度陸軍裝備有俄羅斯生產的最新型BM…30型300毫米“旋風”火箭炮,但這種最大射程為90公里,但生存能力脆弱的重型火箭炮在島嶼防禦戰中多少有些大材小用。
所以主要參與炮擊的印度陸軍所裝備的BM—21“冰雹”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在這樣的狹小島嶼內,缺乏制空權的印度陸軍當然知道依靠機動來逃避打擊是多麼不現實的事情。唯一的辦法是將這些火箭炮同樣隱蔽在地下坑道里,為了節省下越野卡車底盤,三角形箱式發射架連同兩側可以升降的穩定裝備被一起拆除了下來,安裝在固定的水泥發射平臺上構成了國際少見的“要塞火箭炮”。據說印度陸軍還曾試圖將其中的部分“要塞火箭炮”改裝成具用對空射擊能力的防空火箭炮,不過這方面的實驗目前仍在印度本土昌德普爾的“陸軍武器驗證與實驗站”中進行著。
作為前蘇聯及其盟國大量裝備的成熟武器,BM—21“冰雹”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擁有20公里以上的超遠射程,一次齊射可以覆蓋24~27平方公里的廣闊地域,所以覆蓋中國陸軍灘頭陣地之外,印度陸軍還用來它來打擊在近海停泊的中國海軍艦艇。為了迷惑中國軍隊的炮兵定位雷達,印度炮兵從5公里的距離開始,每向前增加500米的距離就發射1枚干擾絲火箭彈,這樣的舉措可以在20秒之內在長寬5公里的地區上空形成相當數量的假目標
採用尾翼/旋轉雙重穩定方式的火箭彈紛飛著落向中國陸軍狹窄的灘頭陣地,雖然在開火的同時就有相當數量的炮兵陣地被中國空軍和滲透過來的特種兵發現並摧毀。但是印度陸軍相信這些犧牲是值得的,因為即便是火箭彈的破片都可以1米的距離能有效的摧毀裝甲運輸車和步兵戰車,對於步兵而言,這更將是一場末日的洗禮。
但是印度炮兵恐怕難以想象的是在水際灘頭附近的近海海域內,數艘停泊著的萬噸級貨輪上,一個個看似普通的集裝箱正緩緩的開啟。一道眩目的光束在夜空中各自絢爛起來。
第四十一章:並肩浴血(四)上
一艘艘萬噸級貨輪甲板上突然閃爍了奇異光芒,照耀著原本月光下平靜的海面,毫不知情的水兵們紛紛從自己的臥艙跑上戰艦的甲板,好奇的觀望著這安達曼上空不可多得的奇異景觀,這是真正的奇蹟之光。這樣的鐳射攔截船團一般由2艘萬噸級貨輪組成,每艘萬噸級貨輪甲板上都裝有6~8個鐳射發射裝置,在這些高能射線的攻擊範圍內,一枚枚來襲的火箭彈和炮彈在空中被擊毀,幻化成絕美的午夜煙火。
每套鐳射攔截系統均有三個部分組成,包括武器射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為鐳射提供動力的化學燃料箱。其中,武器射擊系統主要負責對空發射鐳射波束,攔截空中飛來的炮彈。指揮控制系統則主要負責目標的探測、截獲和跟蹤。感測器不斷地監視天空,隨時發現飛來的炮彈。一旦發現目標,指揮控制系統自動引導武器系統進行瞄準射擊。甲板之下的每個化學燃料箱可以支援武器射擊系統連續進行50次攔截射擊。
這些戰術高能鐳射武器系統的主要透過高聚焦、高能鐳射柱,以產生足夠的能量發射到火箭彈或是炮彈上,從而使其在半空中爆炸。而機動戰術高能鐳射武器系統每發射一次的費用主要就是使用化學制劑的費用,僅僅是數千美元,遠遠低於這些炮彈落在灘頭上所將給共和國帶來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每次攔截作戰指揮控制系統最多可以同時跟蹤50枚飛越戰場上空的炮彈,一分鐘可以精確摧毀大約12個空中運動著的目標。在如此近的距離內印度陸軍BM—21“冰雹”型122毫米40管火箭炮所發射火箭彈的飛行時間僅為30秒左右,可以說是攔截環境中難以對付的目標。雖然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