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2 / 4)

小說:龍的力量-南海揚帆 作者:開了

城內,與他們並肩作戰的還有那些曾在新德里的下水管道之內初露崢嶸的八足怪物。此刻它們已經被同樣進入了達卡城內的地下管道網路,正向著孟加拉的權利中心隱蔽的爬行而去,在無邊的黑暗之中只有他們頭頂上那一點詭異的紅色光點在不住的閃爍著。最終彙集而成一條來自地獄的死亡溪流。

第五十四章:逆流鈍兵(二)

199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一度令全世界的經濟學界大跌眼睛,這個一度為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學者所壟斷的獎項,最終授予了一位來自發展中世界的經濟學家,他就是現正執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印度教授阿麻泰。K。森(Amartya

K。 Sen)。這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自設立以來,第一次授予一位亞洲人。

森教授於1933年出生於原屬印度的孟加拉。他至今仍是一位印度公民。1953年這為年輕的學者畢業於加爾各答的總統學院,1959年獲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他在印度、英國和美國的多所大學任教。1987年至今,森一直在哈佛大學任教。1998年,他又被委任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第36任院長。但是他的這些成就追根溯源卻都與孟加拉這個看似與他的生命缺少交集的國度。

1943年約有300萬人死於孟加拉饑荒。當時年僅9歲的森正是這場空前饑荒的倖存者之一。而31年之後,孟加拉地區再次爆發饑荒,又有435萬人口淪為饑民。目睹上百萬的人口死於猝然降臨的饑荒,年輕的阿麻泰。K。森不禁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觸目驚心的悲劇在自己出生的國土之上發生?西方主流經濟學給出的答案已經被奉為了經典—之所以會有饑荒和飢餓,自然是由於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以及食物匱乏。事實上,從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開始,西方經濟學家們所主要關心的也是世界人口數量與糧食供應量的平衡。

不過當已經成為一名經濟學家的森開始著手對這次饑荒進行經濟學層面的調查和分析,這些資料後來成為他寫作自己最著名的一部經濟學著作—《貧窮與饑荒》一書的第一手資料。在調查中阿麻泰。K。森驚奇的發現,當1974年饑荒爆發之時,卻正是孟加拉糧食產量的高峰時期。1974年孟加拉糧食產量比前一年增長13%,人均糧食產量增長。對受災人口的統計表明,饑荒時期受害最深的是恰恰是在勞動第一線工人,尤其是農業工人,即他所提倡的“稟賦權利”中僅有勞動力而需要出賣勞動力換取口糧的人口。

阿麻泰。K。森用以解釋饑荒的思路被稱為“權利方法”,雖然這個理論有著無比複雜的內涵和外延。但是簡而言之,卻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一點,那就是決定有限的物資分配的權利從來不曾屬於過第一線的工人和農民階級。所以無論他們如何的努力工作。他們仍然無法獲得那些維持自己生活的物資分配權利。

在1943年那場幾乎奪去阿麻泰。K。森生命的大饑荒中,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稅務系統強行將穀物從農民那裡徵收而去。農民已處在饑荒的邊緣,穀物出口卻一仍其舊。戰爭之中的印度被用作英國軍隊的供應基地。鉅額的糧食出口用來供應別國的民眾,而印度的地平線上卻快速蔓延著饑荒的陰影。超過五分之一的印度國內產值被挪用作戰爭補給。因飢餓而瀕臨死亡的孟加拉農民交出了自己生產糧食的三分之二以上,卻因此背上了成倍的債務。加上商人的投機、囤積居奇和牟取暴利,使得糧食價格飛漲。孟加拉的窮人用飢餓和死亡為大英帝國的戰爭買單。

阿麻泰。K。森的理論和著作警示著眾多發展中國家透過分配和改善窮人的境遇以遏制經濟體系的最壞結果的需要是多麼迫切。其關於免於飢餓權利的分析方法,與馬克思對工人階級由於在生產關係中處於不利地位而淪入貧困的分析思路非常相似。這實際並不奇怪的是,馬克思早已被公認為制度經濟學的先驅。可以說他的理論成為了西方宏觀經濟學向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的一種迴歸。但是阿麻泰。K。森的研究雖然在西方引起了轟動和重視。但是在他的出生地—孟加拉,一切卻一如既往。

孟加拉國仍然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而且貧富懸殊的現象十分突出。據21世紀初的統計全國約佔8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貧困人口多達億。而僅佔總人口10%的富人卻佔有了全國50%的國民收入和近半數的耕地。廣大農民終年勞作,交去佃租後所剩無幾,經常是食不果腹。在大城市以包裝箱紙和破塑膠布搭成居室的貧民窟隨處可見,成群的乞討者穿梭在大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