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2 / 4)

小說:龍的力量-南海揚帆 作者:開了

名詞在世界海軍的歷史上絕對是一個值得大書一筆的創造和發明。走過了一戰後期屈辱的戰俘生涯,德國海軍U-39號潛艇的艇長—鄧尼茨海軍上尉最終意識到潛艇戰的關鍵在於:集中多艘潛艇協同作戰,才能最終有效的對付擁有護航艦艇和集團航行的海上目標。比起人類歷史很多倒黴的將領來,鄧尼茨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在經歷了人生的失敗之後,鄧尼茨不僅有機會重新來過,而且還官運亨通,以一個歐洲強國的實力來推行自己的海軍戰略。

隨著鄧尼茨獲得了納粹德國的重用,德國海軍迅速將17艘潛艇佈署在大西洋上。開戰之後,這些潛艇立即投入了戰鬥,先後擊沉了英國海軍的“勇敢”號航空母艦和“皇家橡樹”號戰列艦。隨著戰事的發展,德國潛艇全面投入戰鬥。截止到1939年底,在短短數月之中,德國潛艇已經擊沉盟國和中立國船隻114艘,總噸位達42萬噸。

但是鄧尼茨的戰略忽視了海軍兵種之間資源分配的平衡和配合,

德國海軍想利用破交戰來達到目的,雖然初期戰果很輝煌,但是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美國的參戰而破產。德國海軍的“狼群”不僅在裝備了新型護航航空母艦的美軍所控制的中大西洋破交戰中損失慘重,甚至是在德國狼群最主要的交通線上比斯開灣也遭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屠殺。

特別是用於反潛作戰的新型雷達和新型深水炸彈投入實戰;盟軍在大西洋上佈下了圍捕"狼群"的天羅地網。“狼群”的末日到了。德軍潛艇的受損數量不斷增多;最終不得不於l943年5月下旬退出大西洋。德國海軍的“狼群”不僅沒有咬斷英美的海上交通線之上,相反耗盡了德國海軍最後的戰力。最終號稱“狼頭”的鄧尼茨代替希特勒簽署檔案,宣佈德國無條件投降。

雖然狼群戰術沒有最終幫助德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這種顯赫一時的戰術卻一直為世界各國海軍的指揮官們念念不忘,畢竟以弱擊強、以小搏大從來都是在世界海軍擂臺上弱者的固有心理。依靠潛艇出眾的隱蔽效能,從多個方面秘密接近敵方的重型艦艇,在被發現和擊毀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在最近的距離內投射出威力巨大的武器,以期內利用兩敗俱傷的交換重創對方遠強於自己的戰鬥兵器。

和所有的非對稱打擊手段一樣,狼群戰術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它的弱點也同樣致命。作為一種水下的兵器,潛艇的速度永遠無法與水面艦艇相抗衡,而在水下狀態時潛艇對其戰場周遍情況的感知能力也十分有限,無盡的波濤給了潛艇以最好的保護,但也為潛艇準備了最為危險的陷阱。在任何一個微小的傷口都將引發巨大的水壓,將近萬噸的巨型艦艇頃刻帶入毀滅的深淵。與之相比水面艦艇的損管顯得更為簡單。

而最為致命的是現代海戰是以資訊戰為主的交鋒。即使潛艇有能力攻擊幾百公里以外的目標,可在發現目標、確認目標、制導等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的障礙。潛艇平臺及其感測器能否融入作戰網路關鍵依舊在於潛艇的水下資料交換和通訊能力,困擾著世界各國海軍長期發展。因此狼群戰術可以橫行一時,但是在一時輝煌的勝利之後,往往便將被對手深深的剋制,陷入長期的被動之中。

曾計何時處於襁褓之中的中國海軍也同樣不得不依靠數量龐大的潛艇部隊來保衛自己的遼闊的海疆。如何利用手中唯一的“短劍”與強大的敵軍“海上鐵騎”搏殺到底,一時以來都是中國海軍所研究的主要課題。對於鄧尼茨所創造的狼群戰術,中國海軍的先驅者們和那些在被北冰洋之下積聚力量的“紅色海狼”一樣反覆的研究著,希望從中找出能夠擺脫最終失敗的宿命,但是一代又一代的獻身於中國海防事業的精英們所有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出擊潛航卻最終只證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單純依靠潛艇的突擊,無論投入的兵力如何巨大、艦艇如何先進、人員如何精銳,在絕大多數時候都無法真正戰勝高度整合和攻防均衡的航母戰鬥群。

此刻印度海軍的狼群也同樣遭遇到了中國海軍曾無數次在電子海圖上重複過的悲劇,甚至更為悲慘。在參與這次突擊行動的8艘印度海軍常規動力潛艇之中,大多數潛艇甚至還沒有進入接戰狀態便已經遭受了重創。許多印度海軍潛艇兵在面對著自己艇殼外傳來的劇烈爆炸和洶湧而入的溫熱海水時,甚至還不知道攻擊來自何方。

由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射的遠端反潛導彈—“長纓…1”型,準確的飛向仍在100公里附近作著緩慢機動的印度海軍的常規動力潛艇群。這些潛艇此刻仍在等待著“維拉”號引出中國海軍水下尖兵—093A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