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3 / 4)

小說:中世紀千年史話 作者:兩塊

場真正的屠殺,以致決戰的地方後來被稱作“Ager Sanguinis”,意為“浴血的戰場”(field of blood)。

指揮第六分隊的安條克將領逃到撒馬達要塞,企圖等待耶路撒冷能派來援軍,結果空等一場,反而被土耳其人生擒活拿。

按理說,依爾加齊應該乘勝追擊,說不定可以就此消滅安條克公國,但是他被勝利衝昏頭腦,此戰後開始飲酒作樂,不思進取,只派軍隊四處燒殺搶掠,錯失進攻的良機。

羅傑死後,主教貝爾納挑起安條克公國的大梁,他不敢怠慢,積極備戰。可是損失慘重的安條克軍再怎麼備戰也不可能把死人從地獄裡拖出來,其他穆斯林勢力藉機揩油,安條克公國就像吃了減肥藥,骨感得很。

【哈伯戰役】

安條克公國隨時都有滅亡的可能,同為十字軍國家的耶路撒冷王國豈會坐視不理。國王鮑德溫二世親率軍隊北上,馳援安條克公國。另外,的黎波里伯國的軍隊也在伯爵龐斯(Pons)率領下趕來幫忙。

與所剩不多的安條克軍會合後,鮑德溫二世揮軍增援安條克東南65公里處的澤達納(Zerdana)。

鮑德溫二世快趕到的時候,澤達納已經被依爾加齊攻陷,安條克守軍早已撤往澤達納西南25公里外的哈伯(Hab)要塞。

1119年8月14日,“浴血的戰場”之戰後兩個月,十字軍國家和穆斯林勢力又一次沙場對陣,地點就在哈伯附近。

鮑德溫二世精心佈置防線,隊伍最前面是七百名騎士組成的三個中隊,後面是混編著弓箭手和長矛兵的數千步兵。

龐斯率領的黎波里騎士防衛右翼,羅伯特(Robert Fulcoy)率領安條克騎士防衛左翼,另外一部分安條克騎士擔任後衛。

這一時期土耳其軍的典型戰術除了佯裝撤退之外,在正面對陣時他們大都喜歡利用擅長的弓箭手和騎兵衝擊敵陣。土耳其軍企圖以此挑唆十字軍騎士發動進攻,從而使騎士和步兵之間產生縫隙,這樣他們就可以利用長矛和彎刀對付缺少後援的騎士。

在這場戰役裡,依爾加齊依舊使用這種戰術。按照計劃,弓騎兵於拂曉展開進攻。土耳其軍的攻勢越來越猛,十字軍一度被打得寸步難行。衝在最前面的三支騎士中隊很快便被殺散,中央步兵隊在敵軍猛烈攻擊下艱難為繼。

在左翼,安條克軍在羅伯特帶領下成功擊退土耳其軍的攻擊。負責保護右翼的的黎波里軍卻被殺散,一些騎士拿出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安條克和的黎波里瘋狂逃竄。龐斯控制不住局面,只得率領部分騎士向鮑德溫二世所部靠攏。

鮑德溫二世在軍事方面有些天份,他利用手裡殘存的騎士擋住敵軍的攻擊,最後竟然擊潰土耳其軍,迫使依爾加齊退出戰場。

這場戰役雙方損失相當,算是打個平手。但從戰略上來講,勝利的是十字軍國家,因為依爾加齊本就花天酒地,不思進取,這仗下來,他就更懶得進攻了。

【艱難為繼】

安條克公國終於慘淡地得以維持,鮑德溫二世藉機奪回被穆斯林佔領的一些土地,把破敗不堪的安條克公國納入自己的共榮圈,收了漁翁之利。

安條克公國畢竟在“浴血的戰場”喪失主力,變成比伊德薩伯國更軟的柿子,在隨後的日子裡,它成為穆斯林勢力競相掠食的物件。

翌年,依爾加齊攻入伊德薩伯國,大肆洗劫一番。不久他又看上喬治亞,遂於十字軍國家“握手言和”,起大軍三十五萬進攻喬治亞。

沒想到他的大軍竟然被喬治亞打得屁滾尿流,損失慘重,指揮官裡只有依爾加齊和他女婿僥倖逃生。在喬治亞吃了敗仗的依爾加齊並不甘心,為這場失敗買單的任務自然落到十字軍國家頭上,依爾加齊再一次洗劫伊德薩伯國。

依爾加齊死後,他侄子巴拉克(Balak)繼承阿勒頗。沒過多久,巴拉克就成功擊敗鮑德溫二世和喬瑟林一世,還把二位大神關進監獄。

巴拉克因此名聲鵲起,頓時成為*世界的英雄,十字軍國家則像風乾的牛肉。

喬瑟林一世很幸運,因為他手下有一幫肯為他賣命的小弟。一天夜裡,五十名亞美尼亞小弟化裝成商人混進關押老大的要塞,趁人不備砍翻看守,並在城上掛起一面十字軍旗幟。人人以為十字軍大舉攻進要塞,城裡頓時大亂,小弟們趁著亂勁兒救走老大喬瑟林一世。

鮑德溫二世就沒那麼幸運了,繼續吃牢飯,不過他沒死在牢裡,巴拉克作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