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把800至1300年之間的時期稱為“中世紀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整個歐洲氣候相當宜人。
但1315年春,一場罕見的暴雨襲擊歐洲大部分地區。整個春天和夏天,大雨瓢潑不斷,氣溫迅速降低,這一反常氣候拖延了莊稼的成熟時間。
農民兄弟好不容易搶收糧食,但喂牲口的麥秸、稻草等農業副產品全被大雨泡爛。
結果,糧食價格居高不下,肉類等副食品價格也隨之升高。那時候沒冰箱,醃製食品是長期儲存食物的唯一方法,由於暴雨原因沒法曬鹽,鹽的價格也陡然上升。
在英格蘭,盡春夏兩季,糧食價格就翻了一番,洛林的價格更是離譜,增長320%。
占人口95%的農民兄弟餓得眼花繚亂,實在沒辦法,跑到深山老林,到處挖野菜,刨樹根,凡是能果腹的統統不放過。
不僅老百姓沒飯吃,就連貴族也斷了炊。愛二爺駕臨聖奧爾本斯(St Albans)的時候,竟然連最基本的麵包都吃不上。
在法國,國王路易十世(美男子腓力之子)企圖進攻弗蘭德,但低窪的荷蘭被雨水浸泡,法軍無法前進,只得撤退。隨軍輜重過多,法軍只得將之焚燒殆盡。
1316年春,雨一直下,氣氛還是很不融洽。
不論貴族還是農民都為抗擊天災全力以赴,為了解燃眉之急,他們只好寅吃卯糧,屠宰下蛋母雞、育種家畜,用來耕種的備用種子也進了肚子。
據史官記載,歐洲有些地方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小孩子被父母拋棄,你們是死是活就聽天由命吧,你爹我也得聽天由命啊;很多老年朋友很有愛心,他們拒絕進食,把省下來的食物留給下一代,孩子們,你們好才是真的好。
至1317年夏,惡劣的天氣才轉晴,恢復正常。
然而,歐洲人還是沒能從災難中解脫出來,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等疾病扔在無情地折磨著他們。
更悲劇的是,儲備種子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來年拿什麼“產崽”呢?
飢餓、半飢餓狀態一直持續了八年,至1325年,糧食產量才恢復正常水平,歐洲人口數量才開始反彈。
在這場天災中,估計有10%到25%的城鎮居民變成餓死鬼。
論及送人上西天,天災永遠趕不上人禍,大饑荒和後來的黑死病相比,差得太遠。至於黑死病是怎麼爆發的,咱們後文再講。
大饑荒之所以被稱為“大”,一方面因為死亡人數巨大、覆蓋面積廣、持續時間長,還因為影響力深遠。
首先,在一個宗教信仰盛行的社會,遇到困難問題就認為是上帝安排的結果,遇到困難問題就祈禱上帝賜福解難,這是非常符合邏輯的。
然而,不論人類如何祈求上帝送外賣到人間,老百姓還是吃不飽,家人朋友還是不停地餓死病死。人類不禁開始懷疑,羅馬教會宣傳的什麼上帝聖母到底靈不靈。這就為反對天主教的其他基督教流派開展運動鋪平了道路。
其次,自13世紀開始,歐洲就浸沒在社會暴力之中,謀殺*比現代社會更加普遍。
大饑荒時期,很多人為了填飽肚子鋌而走險,致使犯罪率一升再升。
大饑荒過後,暴力已然成為一顆社會毒瘤,甚至影響到不久後的英法百年戰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戰鬥異常殘酷,騎士精神被拋到一邊,所有一切罪孽都源於大饑荒時期人性的墮落。
再者,就像上帝不能或不願回答祈禱一樣,歐洲政府在懲治犯罪方面同樣表現得十分疲軟。
最後,大饑荒給歐洲人口空前增長勢頭畫上句號。後來發生的黑死病更是讓本就不多的歐洲人口大量減少。
話又說回來了,現代歐洲人上學不用愁,不像咱們上學擠破頭,這還都是大饑荒和黑死病讓歐洲人口迅速下降的“功勞”。
一〇五 抉擇!退位還是禪讓
大饑荒不僅讓無數人趕去投胎,也深深影響著歐洲的各大戰事。不但法軍入侵弗蘭德的計劃泡湯,就連布魯斯兵進愛爾蘭的戰爭也倍加艱難。
【苦戰愛爾蘭】
1315年,膠著的蘇格蘭戰事出現轉機,愛爾蘭的動盪局勢讓愁眉不展的布魯斯茅塞頓開。
自金雀花亨利時代起,英格蘭國王都身兼愛爾蘭君主的頭銜。英格蘭人在愛爾蘭的都柏林沿海地區定居,並在那裡生息繁衍。
愛爾蘭所以任由英格蘭欺負,是因為當地小國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