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2 / 4)

小說:中世紀千年史話 作者:兩塊

不比他岳母強多少,攬過大權的他也沒能力挽狂瀾。

1384年4月6日,奴諾在“阿託雷洛斯戰役”(battle of Atoleiros)中以一千八百步兵輕取六千卡斯蒂利亞騎兵,竟然無一人受傷,這不僅在他本人的軍事生涯中寫下輝煌一筆,也再此證明了步兵方陣完全可以剋制騎兵的攻擊。

胡安一世沒轍,轉而重兵包圍里斯本,並以輔助艦隊封鎖塔霍河(Tagus)河口。

里斯本頓時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約翰只有保住里斯本,保住城裡的金銀財寶,才有資本把祖國從卡斯蒂利亞手裡解放出來。

胡安一世更需要里斯本,這裡面不僅有經濟原因,還有政治原因——他沒有正式加冕為葡萄牙國王,只有在首都搞這套法事,他才能堂而皇之地統治葡萄牙,就算鬧到教皇那裡也好有個說道。

在爭奪里斯本的問題上,雙方都緊咬牙關,毫不鬆口。吶喊著“我很看好你呦”的約翰委託奴諾全權指揮軍隊,你就大膽地放手幹吧!

和胡安一世相比,約翰的軍隊少得可憐。奴諾知道強行解圍危險係數太大,於是他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相繼攻佔卡斯蒂利亞軍控制的多處城市,讓胡安一世陷入尷尬的境地。

與此同時,約翰全神貫注於外交攻勢。隨著天主教大分裂,卡斯蒂利亞和法國因支援阿維尼翁教廷而結成聯盟,因此約翰尋求英格蘭支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1384年正是百年戰爭打得如火如荼、處在巔峰的一年,約翰此時派使者造訪英格蘭算是趕上“黃道吉日”了。

此時的里斯本糧倉見底,卡斯蒂利亞軍攻入城內大肆屠殺的惡夢讓市民久久不敢入睡。

7月18日,葡萄牙艦隊捨命給里斯本運去救命的物資,這次大營救的代價極其慘重,葡萄牙艦隊全軍覆沒,指揮官也在水戰中英勇犧牲。

儘管塔霍河南岸的城市投降卡斯蒂利亞,但得到物資補給的里斯本終於頑強地堅持住了。城外的卡斯蒂利亞軍日子同樣不好過,食物短缺、奴諾的襲擾和瘟疫成為他們的終結者。

這場攻堅戰最終演變成一場定力考驗,誰能堅持到底,誰就能笑到最後。結果,胡安一世先挺不住了,圍城四五個月後功虧一簣,率軍撤回卡斯蒂利亞。

幾個星期後,卡斯蒂利亞艦隊退出塔霍河,里斯本終於轉危為安。

【安魯傑巴羅達戰役】

1385年初,葡萄牙的主要城市全部被奴諾收復。英軍也在復活節這天登陸葡萄牙,雖然英軍只有六百長弓手,但他們都是對法作戰的老兵,作戰經驗豐富。

葡萄牙的解放戰爭由此一改頹勢,約翰藉機召開全國會議,他毫無爭議地當上葡萄牙王國的第十任領導,是為約翰一世。

在約翰一世提名下,時年二十五歲的奴諾出任軍隊總司令,負責彈壓葡萄牙北部依附於卡斯蒂利亞的勢力。

返回卡斯蒂利亞的胡安一世不甘心和鬱悶做伴,他再次派軍征討葡萄牙,結果慘敗而回。胡安一世勃然大怒,親提大軍*葡萄牙。

卡斯蒂利亞軍總兵力約為三萬騎兵,其中包括前來支援的法國騎兵。葡萄牙軍只有六千人,僅是敵人的五分之一。

卡斯蒂利亞軍來勢洶洶,矛頭直指里斯本。約翰一世和奴諾緊鑼密鼓地商議一頓,最後決定在敵軍接近里斯本之前進行還擊。

選擇有利戰場對於弱小的葡萄牙軍來說至關重要,精於指揮的奴諾仔細審視一番,把戰場選在安魯傑巴羅達(Aljubarrota)附近,一座小溪環繞下的平頂小山。

1385年8月14日上午10點,葡萄牙軍在山北嚴陣以待,一雙雙眼睛緊盯著入侵者即將出現的大路。像14世紀的其他防禦戰一樣,葡萄牙軍的部署也是騎兵下馬,與步兵佈陣中央,兩翼佈防弓箭手。

中午時分,卡斯蒂利亞先鋒部隊出現在北方,當頭一面大旗,旗下策馬者正是全副武裝的胡安一世。

看到葡萄牙軍的防禦陣勢,以及周圍的地形,胡安一世做了一個最明智的決定:不與敵人硬拼。慢慢的,後續部隊陸續抵達,三萬卡斯蒂利亞軍齊集山下。

安魯傑巴羅達一帶頓時殺氣沖天,黑白無常已經做好準備,等著緝拿亡魂。

胡安一世派出的偵察兵發現山南不像山北那麼陡峭,比較適合騎兵作戰。胡安一世隨下令全軍轉向山南。

卡斯蒂利亞軍的行動全被居高臨下的約翰一世看在眼裡,他立刻命令葡萄牙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