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明正言順地除掉巴爾達斯呢?其實不難,老米何嘗不想除之而後快呢?誰願作傀儡!要陷害巴爾達斯那真是易如反掌。
巴西爾在老米耳邊一番嘀咕,老米頻頻點頭,默許了他的計劃。
866年4月21日,為了奪回克里特島,老米決定派巴西爾率軍征討盤踞島上的*人。在閱兵儀式上,巴西爾謀殺了正在興致勃勃觀看軍容儀仗的巴爾達斯。
老米樂得合不攏嘴,收巴西爾為養子,迫不及待地在一個月後宣佈這位養子為共治皇帝,巴西爾成為帝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位置僅次於養父。
老米的反覆無常實在令人捉摸不透,不久他和巴西爾產生分歧,關係迅速惡化。老米是個任人唯親的傢伙,他又開始寵信另外一個大臣,這無疑威脅到巴西爾的地位。
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鬧政變。離皇帝寶座僅一步之遙,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等待呢?巴西爾決定找個機會幹掉老米,自己稱帝。
867年,一次宮廷宴會上,老米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喝得迷迷糊糊,蒙燈轉向。
入夜,除了老米雷鳴般的鼾聲外,皇宮裡鴉雀無聲,巴西爾來到宮門前,使出渾身力氣,身上腱子肉一翻,愣是把門上的鐵鎖活生生扭斷。
巴西爾潛進寢室,暗殺了老米。老米的下場給天下任人唯親者敲響了警鐘!
【馬其頓王朝】
巴西爾自己當了皇帝,是為巴西爾一世(Basil I;867—886年在位)。
巴西爾是馬其頓人,不僅戳號是“馬其頓人”,就連他開創的新王朝也被稱作“馬其頓王朝”(Macedonian dynasty;867—1056年)。
這個馬其頓王朝將在軍事擴張和文藝復興兩方面打造拜占庭帝國的鼎盛。
在拜占庭的千年歷史裡,沒有一個王朝統治時間超過二百年。馬其頓王朝歷時189年,在拜占庭歷史上算是長壽的,僅次於13世紀建立的巴列奧略王朝。
開國皇帝是很難做的,初登大寶的巴西爾就遇到了兩個大難題:家庭出身問題和社會輿論問題。
家庭出身問題:拜占庭歷史上的皇帝不是出身軍人,就是朝廷大員,像巴西爾這種一窮二白的平頭百姓還真是少之又少。
如果皇帝出身高貴,別人會說,你看人家祖祖輩輩都是當官的料,他當皇帝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你祖輩當過皇帝,那就更沒問題了。
要是出身貧農,別人就不這麼想了,你看他就是個泥腿子,有什麼資格當皇帝。
所以,巴西爾必須提高自己的身價,搞一個像模像樣的家庭出身勢在必行。
他找來時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福細阿斯(Photius),對他耳語一番。福細阿斯對領導的意圖心領神會,不久便為皇帝捏造了一個輝煌至極的出身。
看我七十二變!巴西爾破繭而出,從毛毛蟲變成揮動著五彩灑金翅膀的漂亮蝴蝶,他從一個貧民的兒子變成了古代亞美尼亞王室、阿爾沙克王朝的後裔,血統立馬高貴起來,似乎還有些高不可攀,讓拜占庭以往的很多皇帝都望塵莫及。
社會輿論問題:像巴西爾這樣的人,小名叫篡位者。自己老婆是老米的二奶、頭戴綠帽子對巴西爾來說無關緊要,可是頭戴篡位者的“桂冠”,巴西爾就不幹了,他要想方設法摘掉這頂帽子。
因此,他急需找到政治上的支持者,讓他們力挺自己。這樣,巴西爾就可以對公眾們說,你們看,有這麼多有影響的人物支援朕,朕這個皇帝當的多麼順天時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就必須得到貴族和教會的擁護。巴西爾不遺餘力地想讓他們認識到,我巴西爾比以往任何一個皇帝都能保證你們的權益,為此他強烈反對破壞聖像運動,還蓋了近百座教堂討好修道士。
完美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巴西爾的寶座還是坐不穩,國內的保羅派(Paulicians)出來和他叫板。
保羅派是基督教異端教派,該派認為只有四福音(四部介紹耶穌生平事蹟的福音書,新約聖經的頭四卷)和保羅的教導才是上帝的啟示,就連舊約都是歪理學說。
保羅派認為聖彼得是撒旦的使者,建立在聖彼得之上的東正教會也是邪惡的化身。
保羅派是草根,是非主流教派,所以它一直是受*的物件。到了8世紀的破壞聖像運動期間,鬥爭的物件變成了東正教會,保羅派同樣反對東正教會,和皇帝們的政策一致,因此對保羅派的*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