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1 / 4)

小說:精神現象學 作者:鼕鼕

�凳嗆芤準ざ�摹! �

如果說感受性與激動性是有區別的,而且這樣區別是必要的,那末它們的區別是按照概念說的區別,它們的對立是質的對立。但除此真正的區別以外,它們還可以從另外觀點上認為互不相同,那就是說,作為存在著的,對於思想而言,也是彼此不同的,比如它們就可能各為規律的一面;可是它們這樣所表現的不同乃是量的不同。它們的獨特的、質的對立,於是進入數量,因而發生比如說這樣的一條規律:“感受性與激動性在分量上互成反比例,所以當一方增加另一方就減少”,或者為了更清楚些而直接以分量自身為內容來說:“某物的大增加了,它的小就減少”。——但是,如果這條規律加上一定的內容,變成比如這樣的規律:一個洞的填塞物愈減小則洞的面積愈增大,那末這個反比例就同樣可以變成一個正比例,比如這樣說:洞的大小與被挖出去的東西的數量成正比例地增加;——這是一個同語反覆的命題,可以用正比例說,也可用反比例說,其結果只是說如果一個數量增加這個數量就增加而已。洞與洞的填塞物或挖去物是在質上對立著的,但兩者的實際內容及其具體大小則是同一個東西,大的增加與小的減少也是同一回事情,所以它們毫無意義的對立就變成了一句同語反覆。同樣的,上述的兩個有機環節在其實際內容上以及由此實際內容所代表的具體數量上也是不可分離的;這一個減少那一個才減少,這一個增加那一個才增加,因為這一個之所以有意義根本就是由於另一個的存在;或者還可以進一步說,將一個有機現象當作感受性或當作激動性,根本是無所謂不相干的事,一般地說是如此,就其大小分量上說也是如此:正如我們說洞的面積的增大是它的空虛處增大或它的挖去物增多是同樣地無所謂不相干。或者,再舉個數目做例子,比如說三,無論說正三或負三,三還是一樣大,如果我把三增大為四,那末無論正的或負的都變為四,——這正如一個磁場的南極恰恰和它的北極同樣強,或者一個陽電與它的陰電完全同樣強,或者酸性和與它相對應的鹼性恰恰同樣強是一樣的情形。——一個數量象上面說的數目三,或一個磁場等等,乃是一個有機的實際存在,可以增減,如果增加,它的一對因素都增加,就象磁場的兩極或陰陽兩電都跟著一個磁場或一個電流加強而加強一樣。——說兩者不可能在內涵與外延上彼此不同,不可能一方面在外延上減少而在內涵上增加而另一方面反過來在內涵上減少而在外延上增加,象這種說法,事實上都出於這同一個空的不實在的對立概念;實在的內涵總與外延一樣大,反過來也一樣。

照上面所闡明的看來,這樣建立起來的規律,產生這樣的情況:起初感受性和激動性構成具有一定內容的有機對立;但隨後這個內容喪失,而對立就變成數量的增減上或不同的內涵與外延上的形式對立。——這一種對立對於感受性和激動性的本性不再有什麼相干因而也不再對它們有所表示了。

因此,這樣建立起來的規律,與有機環節不相關聯,可以隨便應用於任何地方任何事物,其所以搞出這種空無內容的遊戲,根本是由於對這些對立的邏輯性質的無知。

最後,如果不用感受性與激動性來建立規律,而將再生性與感受性或激動性聯結起關係來,可否建立規律呢?我們認為這根本無從談起,因為再生性與這兩種環節之間並不象它們彼此之間那樣存在著對立,而建立這條規律既然以對立為根據,所以就連彷彿可以試圖建立的假象也不存在的。

上面剛才討論的那種規律裡所包含的有機物的區別,是有機物的概念環節所表示的區別,所以這種規律真正應該說是一種先驗的規律。但這裡面本質上含有這樣的思想:概念環節的差別也有外在呈現著的差別方面,而只會從事觀察的意識則一定是觀察這些差別的外在方面的。有機物的現實裡必然也有它的概念裡所表示的那樣一種對立,這種對立可以規定為激動性與感受性的對立,也可以呈現為它們兩者與再生性的對立。——我們在這裡討論有機概念的環節時所說的外在方面,乃是指有機的內在自己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而不是指整個的外在,整個的外在是有機物的形象,它以後將與內在聯絡起來加以考察。

但如果我們以概念環節的外在方面的對立為環節的對立,則感受性、激動性和再生性就下降而為普通的屬性,成為象比重、顏色、硬度等等互不相干的普遍性了。在這個意義下,當然可以觀察出一個有機物比另一個更敏感或更易激動或再生力更強,也可以觀察到,某一類有機物的感受性等等與另一類有機物的感受性有所不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