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味蕾上的南方 作者:希望之舟

其氣味就十分濃烈,那資訊素當然也就是隆重得不得了。小螞蟻分泌出的尾跡資訊素就是告訴別的螞蟻它要表達的資訊,如有食物,或者敵人來了;蜜蜂則可以釋放出示蹤資訊素,以此召喚其它工蜂向來犯的敵人發起進攻。蜜蜂的示蹤資訊素好像人可以聞到,有點乳香的氣味,有點甜。人類研究出其它物種的資訊素大約有200多種,其中最基本的有警告、集合、示蹤、性資訊素等四種。人類在仿生學方面,昆蟲類的物理能學得多一些,化學能學得少一些,也許人類是一些錯誤,比如人類如果仿造出魚類呼吸水溶氧的器械,就可以在海底造屋,駐在海底的房子裡觀察海洋,這有多麼美麗?

人體之內也有資訊素,人由於較少依靠資訊素交流傳達資訊,就不大容易感受到資訊素

。有科學家從人體面板細胞中獲得了11種資訊素,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資訊素,就像指紋,所以儲備人的資訊素也是確認身份的方法之一。夏天,人體汗水中的賴氨酸和乳酸能夠被雌蚊子所接受,它們也是資訊素。人體的汗腺還能夠分泌出丁酸,人透過鞋底約有2x1011個丁酸分子留腳印中,警犬可以將丁酸氣味聞到並作出判別。人類關於資訊素的研究正在深入,人自己能夠發出帶有氣味的標識性的物質,若再能製造出螞蟻觸角般靈敏的探測儀,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有新的改觀。比如有一個人搶了人的東西逃跑了,警察只要取得他的資訊素,輸入全國聯網的計算機系統,這個人就再也跑不掉,因為交通系統、旅店系統的探測儀聞到這個資訊素,就會報警。當然,還可以擴充套件到更多的計算系統裡面,就看其作案嚴重與否了。

但是,現在還不行,過去的人犯了選項方面的錯誤,前者是將指紋作為一個人的唯識別標誌,後來改成了DAN,但都太麻煩,哪有氣味探測儀簡便呢?輕視螞蟻是一個錯誤,它長得的確非常美妙,其它昆蟲也一樣,在資訊素的傳遞方面,給人類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但是化學探測確實難度大了一些。

另外,螞蟻至今還給人一個大大的誤解。螞蟻在上午太陽非常明亮的時候,也常常爬到花盆上去,因為茉莉花的葉子上經常有蚜蟲,蚜蟲多半又會分泌一些蜜露,螞蟻喜歡吃蚜蟲排洩的蜜露。螞蟻爬到茉莉花的枝上,就開始尋找蚜蟲,蚜蟲多半在嫩枝上吸嫩枝上的甜汁,吸得肚子滾綠滾圓的,撐得不得了,螞蟻就上去,用兩根觸角敲擊蚜蟲的腹部,一敲一震,蚜蟲就排出一大滴蜜露,螞蟻立即上去吸入存於嗉囊。那姿態當然看上去是不那麼雅觀的,好像是摟著蚜蟲的腰啃人家的肥臀呢。但這又有什麼呢?確實是一種享受哦。但是,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比如,一棵嫩苗,它是先引來了蚜蟲,蚜蟲再引來了螞蟻,螞蟻吃掉了蚜蟲,可是嫩苗也死了,這時候人會忘了蚜蟲而記起是螞蟻總在上上下下,就認定是螞蟻咬死了嫩苗,這其實是冤得很的事情。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我愛螞蟻(3)

螞蟻呀螞蟻,很多年了,我在王府井的百貨店裡看見塑膠袋包裝的樟瑙丸,還立即想起是不是買它一些去圈螞蟻呢。

我一直以為,螞蟻是舞蹈家。這種想法我一直保留很久,包括黃蜂也是,奇異的是科學家也認為一億年以前,螞蟻和黃蜂是有著親緣關係。我以前認為,歐洲的舞蹈才是正宗的舞蹈,中國只有秧歌舞和划船舞,這都是勞動的娛樂化形式。比如秧歌舞,南方水稻種植區有一種勞動叫做挪田,這項勞動就是兩手叉腰,或扶一手杖,腳繞秧苗一週,將雜草苔蘚挪到一起,再踩入泥中。經常一塊田裡,小兩口這麼面對面,雙手叉腰,頭戴竹笠,以秧苗為圓心雙腳輪換作圓周劃弧,同進同退……那樣子蠻好看的,而這種勞動只要換在舞臺上不在田裡面就行。

螞蟻的舞蹈家聯想,我不是正經觀察螞蟻跳舞得到的,在贛南的山岡上,那種紅壤土地上生長的巨大的黑蟻子,我覺得它們有時候在竹筍上面,或者在竽頭的葉子上面,是優美或瘋狂的舞蹈的,卻也多少嫌它們的爪子略多,總之不及水蝨那樣優雅及輕盈的。但是,螞蟻的舞蹈家的形似則無人能敵,因為歐洲十八世紀的仕女圖及舞蹈家,都是穿著那樣一條用鋼絲繃圓了的闊大裙子,腰又是細的,上身一點點短,這活像一隻螞蟻,螞蟻才像那穿大裙子的舞蹈家。所以,我覺得螞蟻至少是與舞蹈有關聯的。由此,每當我看歐洲人跳舞,我就會聯想到螞蟻跳舞。

平常的人,是很難在顯微條件下觀看螞蟻的,因此也就不大清楚螞蟻的身體,像我那樣,總把螞蟻的觸角當成手了,這是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