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得的。當然,選擇鼎空多刺蟻(別名:擬黑多刺蟻)是比較正確的,這種螞蟻是中國衛生部唯一認定可以食用和藥用的蟻種,比如說,有一天中國的肉店也上螞蟻肉了,那它就是鼎突多刺蟻的肉。螞蟻肉,非常香的呢。
鼎突多刺蟻,屬膜翅目,蟻科。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自然分佈在廣東、廣西、貴州、浙江、福建、江西等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在國外主要分佈於緬甸。
鼎突多刺蟻屬於全變態昆蟲,一生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也有多型存在,分為雌蟻(蟻后)、雄蟻(蟻王)和工蟻三種個體,一些蟻類還有兵蟻。
鼎突多刺蟻的卵長為0、9-1、0mm、寬0、4-0、5mm。初產的卵為粉紅色,橢圓形,隨著時間推移卵體漸漸變長,顏色也變成乳白色,經常表現為數十粒蟻卵聚整合疏鬆的球狀體。螞蟻生活的適宜溫度:20-35度;極佳溫度:25…32度;通常螞蟻在零下3度時,7天裡會全部死亡;零下1度時,9天全部死亡;1度時,14天全部死亡;4度時,9天全部死亡;8度時,34天90%以上死亡;10度時經45天80%正常;13度開始活動;25度時才產卵;40-41度時經2天95%死亡;35-37度連續60天未死亡。光照低於5勒克司時,螞蟻開始歸巢休息。從卵長到成蟻,須30-60天。每巢有雄蟻0-9只,蟻后1-10只,一般有工蟻500-5000只,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即自行分家立業。蟻后的壽命25-30個月,雄蟻26-67天,工蟻3-4個月。
鼎突多刺蟻的初孵幼蟲體長1、0-1、2mm,寬0、8mm左右,長橢圓形,以後蟲體逐漸發育成長圓錐形,體壁透明,顯微條件下可以看見細長的黑色消化道。其體前端尖細,彎曲成鉤狀,體壁上有剛毛,老熟幼蟲長7-10mm,寬2、0-2、5mm。與卵類同,前期幼蟲常數十個聚集在一起團成松的球狀體,以後隨蟲體長大而逐漸分開。
幼蟲成熟了,還不是螞蟻,這是我小時候不知道的,小時候我以為螞蟻蛋一孵出來就是在地上跑的螞蟻,誰知道它還那麼複雜,螞蟻蛋孵出來的居然不是螞蟻,這很成問題呢。幼蟲成熟時,它要吐絲結繭,然後再化蛹。鼎突多刺蟻的繭棕黃色,橢圓形,長6-8mm,其中雌蟻的繭最大,雄蟻和工蟻的繭則小一些。螞蟻繭為裸繭,體長5-6mm,寬2mm,複眼紅色,前期體乳白色,後期體逐漸變深呈黑色。
鼎突多刺蟻在成蟲身體黑色,有光澤,密被古銅金黃色剛毛,具體的體型要分三類。一是工蟻,其為雌性,無翅,身體粗壯,胸部相對較小,體長5、5-6、5
mm。其頭短而闊,具有細的皺紋,兩頰凸出,唇基中央具脊突,前緣凸出,複眼圓形,觸角膝形,12節,下顎領6節,下唇須4節,胸部圓而凸起,前胸刺向前外方下彎,並胸腹節刺無鉤,足則細長,脛節內方具1列短刺。柄腹的結節高,前面平截,後面凸出,左右側角各具1根刺,隨腹部體形而彎曲,兩刺間中央具有鈍齒3個,一前一後成鼎足狀排列(鼎突多刺蟻根據這個生理特徵而取的名字
)。腹部第一節較第二節為長。二是雌蟻,體粗壯,胸部特別的發達,長7、5-8、5mm。觸角13節,前胸背板,並有腹節及柄腹結節各有1對刺狀突起,但不如工蟻那麼明顯突出。初羽化時,具有2對翅膀,交尾後翅膀脫落。三是雄蟻,體較纖細,胸部發達,長6-7mm,觸角14節,前胸背板無刺狀物,並胸腹節背面刺狀物不明顯,柄腹結節背面1對刺狀物較明顯,具有2對翅膀,交尾也不脫落。
鼎突多刺蟻真的好像舞蹈家,那些穿黑色裙子的歐洲舞蹈家,我剛到湖北的時候,小夥伴們傳說它的屁股裡面裝的是醬油,這個想法非常奇特,我一直懷疑人們是如何找開它的屁股嘩嘩的取出那些醬油的。因此,當他們抓到螞蟻吃它屁股裡面的醬油的時候,我是不吃的,因為我以前也沒有吃過醬油,以前我吃的是豆豉,但奇巧的是,螞蟻的屁股又蠻像豆豉的。這種螞蟻,喜歡在田野裡生活,我印象中,有個貴州作家叫何 ,他的獲獎小說《種包穀的老人》裡面,就寫了乾旱的包穀地裡的螞蟻,螞蟻把包穀葉子當作橋樑爬來爬去,最後爬到包穀地的裂縫裡去了。這位貴州作家寫了很多小說,而且我都十分喜歡,但其所有的細節我都忘卻了,只有螞蟻的細節我還記憶在如初,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愛螞蟻(4)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