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滿面紅光地跟著盈伯走了,有了馬,估計他再回來的機會會很多。

短短几天。連我都對這個粗獷的戰士有些不捨了,木駝卻由於有護送少昊族人回去地任務,路上還有幾天時間跟由好好交流。所以不是很難過。

盈伯走後,太昊族的建設進入高潮。災後餘生的1萬多畝粟苗長勢喜人。預計今年的收成不會少於2000噸,光是糧倉地建設就是一個不輕的任務,伐木、採石、築牆都需要不少的人手,木駝地騎兵既然負責從大元三城運輸糧食過來,還得支援伐木運輸,人力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但還是跟提了兩次要到西邊的草原上去尋找馬匹。

實在拗不過,我讓他派遣兩小隊騎兵去了一趟,跑了近20天,搜尋了大量地森林和草原,也沒有見到半根馬毛。

木駝無奈,加上建設工作比較緊張,只得先放下找馬的念頭,全力投入太昊的建設,少昊那邊也差不多佔用了近150匹馬,運了一個月的糧食,才送去了70噸粟米,解了盈伯的燃眉之急。

太昊神山上,人喊馬嘶,一派繁忙景象,太昊各部族的長老們在洪水中體會到了農業的重要性。要是在往年,這樣的洪水鐵定會導致大量的族人死亡,今年新族長剛上任,就遇上大災,本以為與天意不合,或祖神降罪,卻終於渡險如夷,合族平安,不由對這個新族長刮目相看。

所以族長提出要各族提供人手建設糧倉的時候,沒有一個部族表示反對,全都鼎力支援。

但現在族長的大帳內,空氣卻比較緊張。

太昊族長要建設太昊城,秋收之後就動工,這是早就為族人所熟知的。風餘親自到過有窮城,風氏一族對建設新城當然是舉雙手甚至雙腳贊成。

但現在族長提出要遠離太昊神山,在靠近森林的山地上建設新的太昊城,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同意,還是不同意,這是個問題。

所有的長老,都低下了頭,在心中盤算起來。

(以下免費)

(想啊想啊想啊想…………“我想到了”一個長老跳起來。

“啪”的一聲,風餘一杖砸在他頭上:“快說!”

“唔……”長老摸著頭“族長想在森林裡看月亮”

“呸!看月亮,那還不簡單,向大大們要兩張月票就行了,用得著建成新城嗎!!“)

第九十四章 … 姜族來投

說起可憐,神山也不過四五十米高,山地最高處也不過八、九十米,跟山東境內的大山比較起來。甚至跟少昊的神山比起來,這裡連土包都算不上,基本上是大平原,這也造成了太昊族畜牧的早早萌芽,一個部族動輒數千乃到數萬牲畜是很正常的。

實際到高一點的坡地上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越過附近的森林,遠處仍是大草原。

關鍵是神山。

長老們舍不下的是神山。

以前也曾遇到過大洪水,那時的太昊族人不多,基本上神山周圍以風氏為主,後來由於風氏出走,宗族空缺,才有好幾個部族搶著遷到神山下,形成了如今的人口集中。所以當年洪水一到,風氏一族可以輕鬆地將人和牲畜全遷到神山背面的坡地上,就可以保得平安,但這一次洪水來時,神山容量有限,不得不將大量族人和牲畜安置到遠處高一點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神山周圍建城,洪水一到,城就泡在水中了。

儘管從有窮城開始,已經在用火燒過的原始磚砌城牆,但和後世有了金屬工具——特別是鐵器後,用石頭或更專門的城磚砌起來的牆不一樣,泡的時間稍長一點,就不能保得族人平安了。

“神山將建一座宗廟,永遠作為祭祀和長老們居住、議事的地方,這還是不變的。但絕對不可以在神山築城!這裡地地勢太低。一旦洪山再來,能容納的人有限。”我將理由交給風餘。由他去跟長老們繼續商討,我則逃之夭夭了。

木駝給了我離開地理由——有一個新的部族來訪。

我一出大帳,就看見了由那張笑得野花一樣的醜臉。

怎麼,他也來湊熱鬧?

等我看見所謂的“來訪部族”,立碼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300多口人,男女老小都齊了,帶的牲畜所剩無幾,看著一個個身材都瘦得不錯。而且估計累得有點變形了,我要再晚一點,倒下去的肯定不會少。

這不是“來訪”。而是“來投”。

一邊安排木駝找人給這些人做點粟米飯,將牲畜趕入畜欄,一邊問由是怎麼回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