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老鼠是105。0,原來越是體形小的動物,大腦細胞的密度就越大。看來大腦細胞密度也不是決定“進化”的因素,那麼猿猴的“進化”是根據什麼呢?“猿…人進化論”在猜測的基礎上,終久也沒有猜出個依據來,能說明它是科學嗎?
人類是與動物有別的生物,又怎麼能同動物作比較呢?應該說人類的智慧來源於動物所缺少的精神,而大腦或許正是精神生命的駐地。
(2)大腦與智力
據說智力來源於大腦,但人類和動物都有大腦。為什麼人類的智力就能超越所有的動物呢?支援猿猴變人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大約在5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莫如說古猿)從大森林裡走了出來,來到草原上生活,(是誰讓古猿放棄即安全又有食物的大森林非要來到獅、狼、虎、豹成群的草原上?冒著生命危險又缺乏食物的生活?這是古猿擁有智力的表現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呢)在之後的數百萬年的歷史中,最原始的早期猿人(是猿是人?別總是將猿、人不分!)的智力達到空前的水平(空前的水平有多高,為什麼沒留下早期猿人時代的文明?):他們學會了說話,集體圍獵(它們沒被草原上的獅子和狼吃掉,反而學會圍獵,用什麼方法圍獵獅子和狼?誰見過這種場面?為什麼沒人見過今日生活在荒野的猿類圍獵過獅、虎、豹、狼?)、採集食物(難道草原上有猴麵包果嗎?)、用火(尚沒聽說雷電能引起草原著火,不然這最初的火種從何而來?)、製造和使用工具等等(什麼工具?是錘子?是鉗子?是剪子?太含糊其詞了)。人類真正依靠自己的大腦求得生存和發展的時代從此開始了。”這種任何人沒見過的猜測虛假場面又該如何讓人信服呢?達爾文認為,人類智力是戰爭的產物,由於有了戰爭(是人與人的戰爭,還是古猿與兇猛野獸間的戰爭?)才促使人們動腦子去考慮如何地求生存。到了現代有人說,智力就是資訊處理;也有人認為,智力是和視覺相關的東西。最近,又有人認為,大腦本身的大小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正如上述,鯨魚的大腦比人類大5倍多,它的智力表現在哪?是集體上岸自殺嗎?);還有人從研究生物學與文化的相互作用入手,提出“基因同步進化”的理論……說了半天,人類的智力是怎樣產生的?大腦與智力是什麼關係?是否只有人類才擁有智力?看完達爾文及其學生的解釋,還是讓人如入五里雲中。
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用冒充科學的“猿…人進化論”是永遠解釋不清人類本身的精神內容。
(3)大腦與潛力
人的潛力是指體內暫時處於潛在狀態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人們發現,人的潛力相當驚人,在緊急情況下,大腦可以調動各方面細胞發揮出平時所沒有的力量!為了救人,一個弱女子能掀起壓在人身上的重物;為了逃命,人可以跨過危險的溝澗;為了自救,一個老婆婆能殺死一條兇狠的餓狼,還有的人在某種刺激後發現產生了超出常人的各種能力……
科學家還發現目前世界上有50%以上的疾病透過潛能就可以自愈,人類具有多方面的潛力,透過鍛鍊就能夠發揮出來,我國的氣功和印度的喻珈在這方面就是最好的例證。但人究竟有多少潛力?它是怎麼來的?它到底有多大?人們自已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地調遣它?
科學家似乎發現,人的大腦共有大約140億個神經細胞(是估算?是計算?是測算?),而平時活動和運用的不過10億多個,尚有130億個細胞在“睡大覺”,這是為什麼?這130億個大腦細胞是因為偷懶,還是有病?為什麼睡大覺而不工作?如何才能讓它們睡醒也加入工作的行列?科學還沒有解釋。以此來說明潛力,正確嗎?沒有人敢肯定!
(4)大腦與記憶
現代科學發現,人類的大腦中有記憶中樞,所以能將往事或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留下的印象記憶下來,但同樣都是人類,為什麼記憶有好壞之分呢?據說科學家都有博聞強記的特長,而平常人似乎就缺乏這種天賦,是這樣嗎?號稱有三頂頭銜(博物學家、生物學家、人類學家)的達爾文先生的記憶表現在哪呢?是在大學裡學的神學?還是表現在抄襲布豐、拉馬克、華萊士、赫胥黎、錢伯斯的思想上?而日本的一位平常公司小職員卻能將圓周率背到小數點後的2萬位。記憶力是因人而異,還是因名聲、地位而異?記憶中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人會得健忘症?這與“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理論貼得上邊嗎?
如果說健忘症是大腦記憶中樞受到創傷,那麼現代科學發明的“催眠法”又是如何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