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上上下下都被抄了……也連帶著他家也遭殃了,都一同被流放到了臺灣……爹爹現在在赤嵌地區幫助劉家打理生意,這個市場裡就是他家租住的地方,地方偏了些但房錢便宜……母親身體不好,只能他和姐姐打理一下生意……幸虧爹爹以前有個朋友可以賒貨給他家裡。
王三說道:“你爹爹竟然把家裡的生意扔給你們兩個,他自己去幫助劉家?”
“客官不知,主家現在正是缺人之時,如何能先顧本家?”
“那倒是,可惜辛苦你們姐弟了……”
“不辛苦,只是累了些。”
王三放下車子,一把抱起他,將他置於車上,笑著說:“以後不要叫我客官了,三哥就好……這兵荒馬亂之際,小小的人兒也要做生意……”
一路上兩人有問有答,很快更加親近起來。到了王家後,王三說:“劉國良,你現在知道我家在哪裡,等我路過熱蘭遮城時,再將車子給你家送回……”
“三哥,那太辛苦你了,莫不如我自己推空車回去吧……”
“跟三哥莫要客氣!這已經是中午了,吃過午飯再回去……”
此時,王四也已經放了寒假,聽到哥哥回來,首先跑出了房子,卻先是看到了劉國良。
劉國良先是一愣,他看見一個年紀與自己相仿的人,卻是留著漢唐集團人的頭髮,又想起三哥在路上介紹過的弟弟王四……劉國良搶先自己介紹了自己。
王四也大方地說道:“我叫王四光,是範老師給我起的名字。”
整個過年期間,安江造船廠的廠長吳傑一直沒有閒著。
他和船廠的幾個技術員們匆匆吃完年夜飯後,一個人又去測量河口基地送來木構件……其實送來時,都測量過了,但是吳傑廠長喜歡再測量一遍。不是不信任其他技術員,他只不過喜歡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或者說是個喜歡親歷親為的人。
這次安江造船廠定型的兩種臺灣級帆船,在最後定型時相當艱難,它完全是在爭吵中產生,其實吳傑廠長這個最後實施者卻不知道。
這其中的爭吵是由若干資料派和業餘愛好者們發起的。
早在安江造船廠還在為機帆船忙活著,沒有決定開始建帆船的時候,這爭吵就開始了。只不過都是發生在艦船論壇裡,對艦船不感興趣的人不知道,或者看看就退出了。
首先爭論的是普通帆船和飛剪船。
普通帆船的好處很顯而易見,建造方便,操縱技術要求簡單,在歷史上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按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論,這個階段應該跨越不了。
提議上馬飛剪船的理由也很充足。
在那面的世界裡,飛剪船的發源地應在北美。
飛剪船的肇始定於1843年北美紐約、波士頓一帶的飛剪艏雙桅船,但是真正的奔波於大洋上的高桅飛剪貨船其實只活躍於1850~1856年間。
1850左右先後在舊金山和墨爾本附近發現的金礦。當時的北美西海岸和澳洲東海岸都是人跡罕至的半蠻荒、未開發地區,墨爾本建立才10年多。
所以突然從世界各地湧入的人潮使當地杯水車薪的生產力無所適從——再加上新的移民基本上都是來淘金的,而不會增加本地的生產力,甚至連移民船的船長和水手到了當地後也會把船丟在港裡爛掉,頭也不回去了金礦。
因此從近便的處所進口普通日用品和耗材就成為必須,而且當地淘金者有的是硬通貨。但是偏偏沒有近便的場所,當時世界上製成品出口大戶是西歐和北美東海岸,但是在鐵路還沒有怎麼四通八達的年代,從北美東海岸到達舊金山的最近路線就是南繞合恩角這條十分兇險的道路。
儘管如此,硬通貨的誘惑使越洋貨運不僅大大有利可圖——運費一度漲至普通運費(當時按體積不按重量計算運費)的5~10倍——而且承運船隻的速度越快,運費還更高:因為誰也不知道金礦什麼時候會開採完,所以各種商品的價格只能與當天的黃金開採量掛鉤,而不論黃金什麼時候採完,總之日益耗盡是必然趨勢,有了如此的期望,自然物價就必須日益向均價回落。
這樣,黃金催生的高昂物價和物價與日俱減、刻不容緩的形勢就催生了北美飛剪船——一切為了快,即使貨物量不足,那樣賣得才貴呢!於是船型瘦長,但是型深很大,不然在惡劣天氣下穩定性堪憂,同時桅杆很高,常常掛五層帆,在頂桅之上還有“天帆”,而且翼帆是不可缺少的,最牛的則是翼帆不像一般情況下只在平靜天候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