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許多引用的航海日誌可以看出繞過合恩角時還掛著翼帆!
當然,這除了是分秒必奪之外,也是無奈,船上水手人數為了壓低成本而少的可憐,其中不少還是奔去掘金的破落戶、流浪漢和逃犯,根本不是水手。
這樣,不僅在航行中很少收帆——繞過合恩角時斷個上、頂桅是家常便飯——而且航行時也不中途進港下錨,因為沒有足夠的人起錨:當時畢竟沒有輔助小蒸汽機,出發、到達時都由港務人員負責起錨、下錨。
整個掘金熱的5~6年中,紐約和波士頓共建造飛剪貨船50多艘,而且由起始的一千噸左右最後飆升至2500多噸,最大的則有4000多噸。大多長70餘米,寬10米有限,1:7的長寬比在今天看來算是短胖型了,但在當時就是瘦削的代表,完全以木料建造,但能夠建造如此長的艦體必然是利用的對角線肘板加固船殼內部才能辦到。
因為北美飛剪船活躍的這5年,鐵木混合建造還沒開發出來。
一般飛剪船的航速可在一天之內平均達到15~17節,從而日行三百多海里,而峰值則能超過20節。而且後來越造越大的飛剪船,抗風能力進一步提高,航速竟超越早期的小船。
提議飛剪船的技術員給完了上述的資料後,得意洋洋地說:“你們還想要什麼資料?用不用我們再找一些……事實勝於雄辯,我們的數控木工機床要比那時候的美國佬加工能力強吧?就是普通的木工裝置也遠超那時候了吧?”
看完了這些資料後,提議普通帆船的技術員們只是輕輕問了幾個問題:“風平浪靜時你怎麼玩?飛剪船自身船艙狹窄,補給攜帶和居住環境極受拘束,續航能力極弱你怎麼辦?如果我們現在就能玩大噸位的,當然也不用爭了……它興波能力強,同樣引起的浪損也大,你怎麼解決?如果是小噸位的,我們也不用爭了,當個快速通訊船、交通船自然可以,可是我們現在談論的是商船……”
普通帆船的提議者們贏了,但是又馬上分為橫帆黨和縱帆黨,吵得更厲害了。
但是安江造船廠的廠長吳傑不知道這些,那時他正帶著人修建測試水池呢。
這個測試水池全長五米,寬三米,深一米二,全水泥結構。
在池壁上,留著若干孔洞,這是為了模仿洋流準備的。風力準備就很簡單了,他去找葉闖,直接要了兩臺紫雲號上拆下的電風扇。
當時葉闖問道:“模仿風向和風力我懂,可是用得著兩臺嗎?”
吳傑廠長認真地說:“用得著,海上哪裡只有一種風向的風?那是遊戲裡才有的,你沒玩過大航海時代吧?”
“沒玩過……”
“啊,那你人生會少了很多樂趣……”
“呵,呵,不一定吧,吳廠長,你不知道論壇裡吵得厲害?”
“不知道……”
“啊,吳廠長,現在你知道了,你未來會多了好多麻煩……”
我向大家道歉,昨晚寫得太晚,發完了後,忘了取消自動釋出……看在我平常都是三千**百字的釋出的面子上,原諒則個。網文不夠一千字不要錢。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三歸鄉記
王三是在大年二十八回的家。李四的家眷早都搬到河口居住,王三便只能獨自回家了。
他搭乘了順道幫助廠子裡送貨的雙桅漁船,一路上和那船長有說有笑的。
兩人早就熟識了,這幾個月此人都是打了魚後直接送到河口食品加工廠,然後在河口沖刷了船,再幫助河口基地送貨,來回都不放空,人雖然累了些,但多了不少收益。
王三道:“何家船長,為何不去專門送貨?聽聞那劉家的船就專門在河口和熱蘭遮城之間送貨,如今又租下他人的船,往高雄送貨……聲勢不小。打魚還是辛苦了一些。”
何船長的水手們雖然早用河水沖刷過了船,但是,那船上散不盡的魚腥味道依然濃重。
何船長說:“王小哥有所不知,那劉家先行了一步……我也去報名送貨時,他正好排在了我前面,我那時只是遲疑了一下,呵呵,便被他佔了先……不過漢唐集團的人說過,這些船遠不夠,將來還要更多才行,聽聞在安江造船廠正在大量造船……”
王三笑道:“正是,那裡的吳傑廠長,我也是甚熟……他們造得船大大不同與以往……我家廠子裡便為他們加工‘左愛克斯210’一直到‘左愛克斯300’號船板……你上一批運送過的……”
“曉得,曉得……王家小哥,我倒有個想法,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