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管怎麼說,意圖溝通,那也是一種善意的表現。李民也不想錯過這種溝通的機會。
凡是能配上聖山和長老幾個名詞的,即使不是什麼隱世的超能修煉者集團,那也絕對是世俗敬仰的長者。放下點姿態會見一番,不丟人。如果能因此兩方得到溝通,減少無辜戰士死傷,那絕對是值得。
而即使會談不成功,那也損失不了什麼,更能摸摸那個耶律大石的聖山,到底是一個什麼組織。
不過,如今的李民,經過倭國之行,以及波斯之行,卻也是不敢小瞧天下超能者了。
李民早就分析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他李民雖然仗著穿越的奇遇,靈魂意外的得到強化,更激發了異能,修煉速度極快,可那些有著極大底蘊與千百年修煉淬鍊的教派,那也是不白給的。
若不是他們的修煉體系早已到了一個高峰,初學者只能如現代的教育一般,先按部就班的修煉,待達到了某一巔峰才能如某些現代頂級教授一般,重新返回起點鑽研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之類的基礎學說。他們這些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修習者,絕不會在天地環境慢慢變遷的情況下,如溫水煮青蛙一般的,逐漸在缺少頂級高手的情況下,只能繼續按著老路走,卻是無法變革。
故此,李民定下念頭,隨即召集麾下的幾個國師。如今,除了靈隱禪師依舊在白馬寺的密境修煉,穩固剛剛突破的境界外,其餘的茅時雨與守一真人等,在回稟了師門天主教與摩尼總教的實力後,也全都趕回來了,並很是積極的投入了茅太平與公孫勝的飛毯研發之中。
所以,當這些人得知要跟李民去遼國時,都有些小小的不情願。對他們這些修道人來說,世俗的國家之爭,那真的是很沒意義。他們各自教派上前年的存在,早就驗證了,只有千年的教派,沒有千年的帝國。
國家之爭,不論對錯,幾百年過後,還是那些百姓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依舊是在塵世苦海,苦苦掙扎,絕對沒有什麼異樣的變化,遠不如他們修道者體悟天道,鑽研神通的好。
尤其是那飛毯的神通體系,與他們各自的道法體系的差別極大,可說根本就是兩條路,在如今的末法時代,體悟這種不同的神通體系,更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天道之路。
再沒徹底弄清楚這飛毯奧秘之前,茅時雨,守一真人等,真的是不想沒事找事。
可如今他們現在依靠的這個主子李民,卻是不像別的帝王一般,本身就是一個神通驚天的修道者,實力遠遠在他們之上。他們的教派,根本不能像以前侍奉宋朝帝王一般,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掛著一個國師的名分,想不幹活,擺出一副高人的樣子,誰也管不了他們。
故此,守一真人,茅時雨等人雖然心有不願,可也只能聽命行事。
李民雖然看出來了,卻也沒說什麼,畢竟都是修道者,他李民也要給幾分面子。尤其是這幾個人的身後門派,雖說是加入了他李民的麾下,不過求的是世俗的發展與穩定,要的是名分好招收徒眾,以及官府的供奉與土地,以及稅收的減免罷了。他李民也並沒有掐住這些教派立時湮滅的命脈,與其說是麾下,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李民自然也不好太過分,只要是大面上聽話,李民自然是有的是利益驅使這些教派為己所用,就像那飛毯的研究,那就相當的有效。
當下,李民召集完幾位國師之後,隨即暗中傳令李綱、李侗、林沖、朱武等人,告訴他們自己要暗中去趟遼國,朝政依舊由李綱帶領內閣代理,由林沖領軍武力支援。
隨後,又從甲賀本八郎那裡要了藥師,而後帶著魯智深,武松,以及火三郎,鐵豹、餓虎等人,乘飛毯,趕往燕京支援。
別說,有著飛毯,這支援的速度就是快,只用了半天,李民一行人就來到了燕京,很是出乎了高禛的意料之外。
高禛雖然是近乎度日如年的期盼李民到來,可是也沒想過李民會來的這麼快。
李民落座之後,詢問了一下當前的局勢,很是滿意。耶律大石在遞交了那封書信後,並沒有持強進攻燕京,局勢還算穩定。而且,岳飛的軍團也到位了,兩萬的蒙古軍團,安營在六十里外的鐵球領,與高家軍鎮守的燕京遙相呼應,隨時能在耶律大石軍團發動攻城戰時,對耶律大石的軍隊展開遊擊。
可是,高家軍的壓力,卻是在與日俱增。
沒辦法,高家軍雖然也算是一支勁旅了,可終究還是在凡人的境界中,面對浪人軍團那種非人軍團,實在是沒辦法不產生畏懼。
那些狼人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