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2 / 4)

小說:逼上梁山 作者:朝令夕改

等他們有了功勞,按功行賞,他們有付出,有回報。自然就會在制度的獎罰約束下,產生歸屬感與忠誠。

李民別看老是放權,可對此卻是清楚的很。

對此,公孫勝歎服不已,而朱武也是服氣。卻是明白了,為什麼他朱武神算無雙,卻依然只能當一個山大王,而李民老是什麼都不管,卻成了今天這番成就。這除了李民的神功無敵之外,無為而治的用人之道,也是遠勝他朱武。他朱武終究只是一個參謀的才能,比不了帝王之才。

而有了李民大方向的指導,具體統籌,卻又是朱武的強項了。朱武隨即帶領參謀部拿出了一份兵分兩路的計劃。

在一統江南西路後,留朱旭任江南西路省長,關勝任江南西路守備軍軍長。統領三個輔軍師,留守江南西路防備大宋兵馬反撲。

而後,李民與方臘兵分兩路,進攻廣南東路,沿途以招安為主。

其中,令方臘領兵迎擊安南等小國聯軍,而後順勢統戰兩廣。

而李民自家則繼續領軍突襲大理兵馬,而後順勢迎擊吐番兵馬,佔領四川。繼而與折家軍,種家軍的老家陝北,甘肅連線成一片。

對於朱武的統戰佈局,李民也是比較滿意的。隨即採納,兵發兩路。

不一日,李民已經是領軍長驅直入,打到了桂州。

那叫一個順利啊,這廣南西路的各個州城府縣,對大宋京師的忠誠度,那叫一個低啊。李民大軍所到之處,不是守備的縣官望風而逃,就知徑直地獻城投降。這要不是李民剛剛在蘇杭一帶招收了大量的基層公務員,有著大量的預備縣官與法官。光是這些投降他的地方治安,那都夠他喝一壺的了。

不過,到了桂州,李民時刻監視大理軍兵動向的密探,也再次傳回訊息:“報!大理軍兵已至柳州。”

“再探!”李民打發下探馬,隨即把目光移向了朱武。

朱武隨即觀看了一下行軍地圖,盤算了一下說道:“主上,大理軍兵已至柳州,其地理不熟,兵馬眾多,必走大路。如此,必過蘭麻山無疑。我軍可加速行軍,於蘭麻山設伏。出其不意,可一戰而勝。”

李民當即採納,隨即加快行軍速度。

三日後,李民兵至蘭麻山。隨即于山後紮營,于山頂堆積滾木大石。

而此時,大理的軍兵,距離蘭麻山還有一日路程。

一日後,大理軍兵來到蘭麻山,眼前山勢險峻,只有中央一條山路峽谷,通往山外。

朱丹臣當即對段譽警示道:“殿下,前方惡山阻路,尚需探明,方可通行。”

段譽性本溫和,從善如流,雖然覺得朱丹臣有些小心過了,此地還是大宋的太平地帶,怎麼會有危險,可還是微微一笑,點頭同意。喝令全軍止步,命人先行探路。

當即,一隊騎兵快速沿著山谷道路,跑出了山谷。

此時,李民的軍兵都埋伏在山後,那些軍兵只是跑出山口,如何能看的見。當即飛騎回來稟報段譽,全無異樣。

段譽隨即傳令繼續行軍。

可朱丹臣卻仍然還有些不放心,逐又向段譽建言道:“殿下,此山險惡,還是小心為上,還需使人看過左右山峰有無埋伏,方好行兵。”

段譽微微好笑,覺得朱丹臣有些小心過了。可卻也知道朱丹臣乃是一心為他段家。段譽本性善良,自然不會駁朱丹臣的面子,就待同意。

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此時段譽的旁邊,卻是惱了一人。此人非是別人,正是大宋使臣,張邦昌。這張邦昌受命邀請大理興兵,那可是有蔡京嚴令,絕對要儘速督促大理軍兵趕赴江南與李民作戰,消耗李民的戰鬥力。

為此,蔡京特請趙佶許了張邦昌臨斷之權。只要大理能儘快出兵,張邦昌可以儘可能的滿足大理的需求。而張邦昌也確實許了大理可由大宋地方,沿途供給軍糧。

而等到了矩州,這沿途兌現的軍糧供給,卻因為當地的特殊情況有些差頭。那段譽是一個仁厚的人,沒怎麼怪罪這個張邦昌,可那朱丹臣卻是大理的忠臣,為大理謀利,自然覺得上當了。那朱丹臣的嘴,可是不饒人,很是讓張邦昌難受了兩天。

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張邦昌受說不過,這才找到田佑恭拆借。

總算那田佑恭看在張邦昌內視大宋朝中重臣的面上,還是給了些面子,從軍中均了些軍糧供給了大理軍,大理軍這才安撫下來,繼續得以前進。

可朱丹臣這個茬口,卻是讓張邦昌記住了。尤其是,大理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