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要得到宋徽宗的信任,最少要先見到宋徽宗,其次才能談得上展露見識,忽悠宋徽宗。而要見到宋徽宗,除了要抵達東京之外,還要有門路。
而這個門路,李民最初構想的,很簡單。那就是學宋江,搭李師師這條線。
如此一來,李民第一計劃的整個方略,那就是:上東京,找李師師,收買李師師,見宋徽宗,忽悠宋徽宗。
而如今,李民細思之下,卻覺得這個方略有些浮躁了,淺薄了。別的不說,單只是把所有計劃的關鍵,都押在了一個李師師身上,全都因人成事,沒有辦分主動,這就絕對算不上什麼好計劃。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第一,如果小說和史實出入大,找不到李師師怎麼辦?
第二,就算找到李師師,李師師不合作,又怎麼辦?
第三,就算李師師合作的好,也因此見到了宋徽宗,並取得了宋徽宗的信任。可光憑這個關係,宋朝的群臣又憑什麼高看自己一眼,宋徽宗又能以什麼明目給自己官職?而且還是又大又清閒得官?
而且,走女人路線,就算取得了宋徽宗的信任,並在宋徽宗的強力力挺下,當了大官,按照古人的思路,卻也難免被打上弄臣的烙印,到時候,除了依附蔡京一黨,專心做一個小丑弄臣之外,要想做一個可以引導歷史走向的國師,而且還清高逍遙的世外高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細思之下,李民不禁有些頭疼。想當初,李民就是不願意考慮這些,這才蹲在了維修組,一直沒有動換。可現在,為了生存,為了使命,卻不得不仔細計劃了。
不要說什麼等機會到了,一切自然而然就都實現了。
那絕對是自欺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