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換來自由的生活。
只要將來你們有難處,可以隨時到軍政府找我,只要我胡昊能幫到的地方,一定替你們解決。做為旅長,我沒能把你們的子弟帶回來,我有愧啊!”
說完這番話,胡昊當著這些苦苦期盼親人訊息的百姓,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彎腰禮。見胡昊堂堂一箇中將。能夠做到如此善待他們這些烈士的親屬。他們還能怎麼要求呢?畢竟,胡昊說的不錯,這是戰爭。打仗那有不死人的呢?
安撫了這些軍烈屬,胡昊很快就讓人把公告張貼在師部外的公告欄時,頓時引來無數到這裡詢問訊息的百姓圍觀。看到那張獨立旅官兵,分配到其它部隊的名單中有自己親人的名字。找親人下落的家屬們,無疑顯得很高興,開始跟負責保護現場的東北一師官兵,打聽要如何才能聯絡上他們在其它部隊服役的親人。
而看到那張烈士名單上有自己親人名字的家屬,則忍不住嚎淘大哭了起來。現場完全呈現一路喜悲二重天的情況。對於這些兄弟們親人家屬的哭泣,維持秩序的官兵,也是眼中帶淚的做起了安撫工作。
告訴他們,這些兄弟雖然犧牲了,但只要一師這塊牌子存在。他們就是這些烈士家屬的子弟,將來有什麼難處,也可以隨時找師部的軍官幫忙。同時,讓提前佈置在這裡的民政部門幹部,跟他們講解有關於烈士家屬所能享受的待遇。
聽到光撫卹金就有二百塊大洋。每年春節還有民政部門下發的慰問品,同時在交租跟稅收,以及將來烈士直屬親屬求學上面,都有特別的優待時。這些子弟相對比較多的烈士家屬。想到兒子兄弟,用生命的代價幫他們換來一個美好的未來時,心中的傷心也稍稍好了一些。
告訴這些烈士家屬,他們可以先回家等著。到時這些民政部門的幹部會親自到他們家中發放撫卹金。以及將烈士家屬的證明同樣發放給他們,並且告知他們如果有能享受到的待遇時,可以拿著這份證明。到當地的軍政府部門尋求幫助。
總之,這場齊城獨立旅的迴歸事件,經由齊城的百姓宣傳出去之後。無數有子弟在軍中的家屬們,都急切的期盼著親人的迴歸。許多齊城有子弟參加了部隊,卻並非參加獨立旅的家屬們。也開始向軍政府提及親人參加部隊的番號,以及名字跟年紀。希望齊城軍政府,可以替他們打聽他們家中親人的下落。
因為,他們為了這一天,已經等待了許久。現在看到別人的兒子兄弟都回來了,他們的親人卻遲遲未歸,這些家屬也實在等不及。在他們看來,是死是活好歹有個訊息也好,總比這樣漫無目的的等待要強上許多吧?
看著一天天堆積的尋找軍屬的檔案,胡昊很清楚他沒有這個能力,替齊城的百姓做這個事情。而且這個訊息,不光在齊城一地出現。待黑省全境的軍政府都正式進入狀態,開始管理黑省的民生時。這項工作,成了首要需要解決的事情。
對於那些有幸能夠加入民兵總隊的家屬們而言,他們無疑是幸運的。不管是現在還活著,還是陣亡的。他們都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安撫,以至於他們在黑省的百姓支援度,很快就超越了當年百姓對於東北軍政府的程度。
清楚這種事情不是一天二天所能處理完的,在收到胡昊提交的申請,鄧成功想到這是一個能夠拉近跟東北百姓距離的善舉。況且在他看來,也不想看到後世那些抗戰老兵身上的悲劇。不管這些東北軍官兵,如今參加那個部隊,他們只要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付出過,就應該享受應有的待遇。
很快一封由鄧成功發來的協查電報,就交到了人民黨以及國黨的軍政首腦面前。看到民兵總隊,希望他們能夠提供部隊中東北籍將士的名單,那怕是已經犧牲的烈士名單。總之,能找到一個算一個,到時候民兵軍政府也可以將這些將士的現在狀況告訴遠方的親人。
畢竟,在關東軍統治黑省的時期,這些原東北軍的將士,是根本沒辦法跟家人聯絡的。而且鄧成功為了有意拉攏東北籍的將領,還特意跟國黨中的幾位東北籍將軍發去了協查電報。
這樣一來,這些東北軍出身的將領,對於鄧成功的好感自然直線上升,國內有些不願意看到民兵總隊繼續擴大勢力的聲音,也在這些東北出身的將領支援下,很快變得平緩了下來。
而且隨著興安、黑省、遼北的光復,曾幾何時鄧成功跟國黨的一個提議,很快又被有心人士給提了出來,那就是希望國黨可以釋放還處於監禁狀態的張少帥。這個提議一經出現,讓沉浸於戰事焦灼狀態的蔣委員長跟鄧成功,都覺得有種騎虎難下的局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