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方冷笑一聲:“孔子擔任魯國司寇,僅七天便誅殺少正卯。我王義方就任御史已有數年,卻不能誅殺奸邪,確實有愧。”
“不知好歹!”
李義府憤怒的一會大袖,揚長而去。
他剛離開,又有一人上前來,笑吟吟道:“王御史。”
王義方見到此人,神色稍微收斂幾分,“下官見過韓侍郎。”
此人正是韓藝,他笑呵呵道:“你要是想轉行,可以來鳳飛樓找我。”
“轉行?”
王義方愣了愣,待詢問時,韓藝已經離去。
ps:大家端午節快樂,快快樂樂。。。。。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做壞事才不能留名
每個人都清楚事實的真相,然而,結果就是不能等於真相。
這就是政治。
政治是沒有對錯的,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政治只有統治者和國家的利益,就是這麼簡單。
李治當然是出於自身的利益來考量,其實這事怎麼判,他都是輸家,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將李義府、許敬宗一干重臣全部繩之於法,這對他而言是一種傷害,他甚至這對於國家而言,都是一種傷害,因此他選擇了包庇李義府等人。
其實那魏徵能夠名垂青史,就是對李世民最好的褒獎,因為像魏徵這樣的大臣,其實歷朝歷代都有,不是說五百年才出一個魏徵,畢竟聖賢之書就是教你做魏徵的,而不是教你做秦檜的,但是一般活下來的沒有幾個人,關鍵還是在於皇帝,那魏徵之所以這麼出名,那就是因為他得以善終,要是魏徵早早就因為觸怒李世民,而被斬首的話,雖然他還是哪個敢於直言的魏徵,但誰又會記得魏徵。
可見李世民多麼的腹黑,因為你誇魏徵就是在誇我英明神武。
顯然,李治不是李世民,李治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一些事上面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如果他一早就下定決心,要借這一回事給李義府一點教訓,也不會損失李義府,事情更加不會演變到今天這種地步,而且他將會掌握主動權,如果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