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拂,七十四歲的蔣先生。面臨睿智、勇敢的抉擇—是退居幕後抑修憲連任呢?
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南京時代的張君勱等,擬訂憲章時,預想到一個沒有限期的總統,等於王朝世襲的民國版,所以,嚴格加以限制。
蔣先生的真實意圖,很難從他發出的訊息(Signal)中,得到明確肯定的答案。因為,那些演說的措詞,太模稜兩可了,即使他最親信的幕僚,猜起來也頗費周章。
一會兒他說,憲法不能修改,他要把它完整地帶回大陸,一會兒,他又說:‘我要帶你們打回大陸去!”
假使不修憲,他又怎麼當選連任呢?不連任,又怎麼“打回大陸?”
後來,大家才明白,他反對修改憲法,並不反對增加臨時條款,就象曹聚仁教授所說,“在大房子旁邊,加了小房子。”為了光復大陸,實勉為其“難”。
和很多政客一樣,他擅玩魔術,他喜歡愚弄人民大眾的智慧。
繞個大圈子,最後由黨內善體君意的現代紹興師爺們,運用大法官會議,作成解釋決議,以現有在臺的國民的表人數為計算標準,修改臨時條款,但不“修憲”。這樣,蔣不僅可連任,且可做終身總統。
國民黨這一荒謬的舉措,島內當然沒有人反對。所有的輿論工具,悉由政府把持操縱。反對就是“破壞領導中心”,“共匪同路人”,有帶紅帽子坐牢的機會,什麼人敢冒此不匙!
二十世紀的臺灣,倒車開到紀元前三七七年衛頹的時代。
假使從本質上去透視國民黨的本質,那就不奇怪了。殷海光說:
“國民黨是怎樣能統治臺灣呢?因為一夥比較大膽的狡猾的人集攏起來,用自命合法的方式,掌握著社會資源,為私利而統治著臺灣。而且,實際上是打著‘國策’的幌子,以‘偉大領袖’的意志,把人民當作自己胡作非為的工具,理由是:‘領袖是人民意志的旗手。’”'1'用一句話作總結:“國民黨是打著自由民主幌子的次級極權主義政權(a substratal totalitarian regime)”。
文的方面,有人把臺灣比喻為文化沙漠,沙漠裡偶然也有綠洲,清泉甘冽,棕擱婆娑,那就是先打著胡適招牌後改由雷震任發行人的《自由中國》半月刊。
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一種畸形的發展。緣《自由中國》創刊於五十年代初期,臺灣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任何救亡圖存的努力,在所歡迎。時移勢易,國民黨人變了質,反過來,認為雜誌變了質,可是《自由中國》的後臺硬,已成養虎貽患的尷尬局面。
對蔣先生是否該連任的問題,發出鏗鏘有力的反對聲音。該刊從政治觀點和法律觀點方面,邀集學者專家,著文諍諫。如曹德宣的《擁護蔣總統繼續領導而不贊同連任》、傅正的《護憲乎?毀憲乎?》、楊金虎的《豈容御用大法官濫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