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研究了二戰後美國股市上單日波動幅度最大的50支股票,結果發現大多數股票在發生大幅波動前日並沒有釋出任何重大資訊。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和卡特勒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希勒對“波動現象”的發現。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篇 現代資本市場(3)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異常現象之外,還包括如“反向投資策略現象”、“交易量異常現象”、 “封閉式基金之謎”等資本市場中的異常現象。面對這些現代資本市場理論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眾多經濟學家意識到現代資本市場理論的理性人假設“理性人假設“、隨機遊走模型以及它們為基礎建立的有效市場假說的不足和缺陷。
三、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目標
從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起,各種“非主流”的金融學派迅速崛起。他們採用全新的經濟研究手段(計算機模擬模擬技術、現代行為學和現代心理學等)修正了“理性人”的基本假設,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了一些令人困惑的資本市場的異常現象,並得出許多有別於傳統資本市場理論的結論。這些創造性的研究成果為人們研究醬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行為金融學(Beh*ior financial;BF)就是其中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它突破了現代資本市場理論只注重最優決策模型,簡單地認為理性投資決策模型就是決定資本市場價格變化的實際決策模型的假設,使人們對資本市場的研究由“應該怎樣決策”轉變到“實際怎樣決策”,研究更加接近實際。
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對於現代資本市場理論來說是一種完善和補充。但是,行為金融學對於投資者的分析和研究來源於行為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它們多數是透過統計和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資本市場的方法,基於Agent的計算經濟學(ACE)有其獨特的方法和優勢。它透過投資者(Agert)的自主學習和自主適應,運用計算機模擬模擬技術來實現投資者(Agert)在資本市場的交易決策行為,從而實現直觀地自下而上對資本市場微觀分析和宏觀整體湧現特徵的研究。
行為金融學理論是第一個較為系統地對有效市場假說和現代資本市場理論提出挑戰並能夠有效地解釋市場異常的理論。它注重投資者決策心理的多樣性,突破了現代資本市場理論只注重最優決策模型,簡單地認為理性投資決策模型就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變化的實際決策模型的假設。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還處在一個初級發展階段,國外的研究已經基本形成一個體系,主要包括:實際研究、理論研究和模型研究。在實證研究中,大量和現代資本市場理論所描述不一致的異常現象被提示出來,行為資本理論可以很好解釋說明這些現象。在理論研究中,西方行為資本學理論主要形成了四大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也是在這些研究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擴充套件的。這四大研究成果是: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後悔理論(Regret Theory)、過度反應理論(Overreactioin Theory)、和過度自信理論(Overconfidence Theory)。在模型研究中,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形成了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所構造的基於有偏預期方式模型(簡稱BSH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構造的基於非均質資訊的模型(簡稱DSH模型);Hong和Stein構造了一個將投資代理人區分為資訊發掘者和動量交易者的模型(簡稱HS模型);Barberis、Huang和Santos將展望理論的研究成果構造成一個模型(簡稱BHS模型)。這些行為資本學模型對實證研究所揭示的資本市場異常現象有較為理想的解釋。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行為金融學理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美國心理學家Kahneman就是表彰他對於“把心理學研究與行為金融學有效的結合,從而解釋了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判斷與決策”。可以看出主流經濟學對於實驗方法的認同,預示著經濟學在一定意義上經歷著一場革命。但行為資本學理論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由於行為資本學理論都是研究者對觀察到的特定現象的解釋而發展起來的,雖然對基於有效市場假說的現代資本市場理論提出了質疑,但它自己本身卻還無法建立一套理論還代替現代資本市場理論。另外,現代資本市場理論和行為資本學理論都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研究正規化,這對於如何從微觀入手發現宏觀規律現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