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另一個東莞 作者:絢爛冬季

楔子

昨夜與朋友飲河南仰韶酒,醉至次日上午。想來無事,難得週末,上網遍覽,得附近茶山鎮有南社古村,於是就與中午搭車去看看。所乘公共汽車74路,從汽車東站竟直達目的地。

當然,南社出名是因為古建築儲存的好,其次是村裡有很多的祠堂。南社因祠堂而出名,一者多,二著建築風格卓爾不群,三者祠堂功能豐富,讀書、議事、節慶活動,均與祠堂有關。南社村人多姓謝,自南宋末年起,凡有進士四人、舉人五人,學習的氛圍濃厚,成果顯著,被稱之為“進士村”。去之前,我知道的就這麼多。

一 不平凡的歷史

下了車,一眼便是圍牆,“南社明清古文化村”,走進“城門”,是一出公園,主要包含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石碑。想來別無它意。走進村落,看到的就是水塘,小橋一座,橋的內側是一棵大大的榕樹(歪歪扭扭的,不是人力所折,可能是吧……),水塘兩邊是密密麻麻的舊房子,因為靠著水岸,幾乎全部都是祠堂,各有名目,我卻沒記住幾個。但雨越下越大,我只好找地方買雨傘先。

再往裡走,水池變成小溝,過了一、兩百米,又變成一個池塘,不過水質就沒有前面的正主好了,但旁邊的高臺岸上,卻有幾株成排的大樹,甚是茂盛。

有幾間祠堂另做展覽用途,有郵票展、書畫藝術展覽,還有南社村村史展。郵票全部是蝴蝶,書畫俱出自當地藝術家之手,和廣州收藏的借鑑影印版,而村史展覽是最豐富的。

追本溯源的傳統在這裡還是得到了體現,儼然炎黃子孫。在謝氏大宗祠裡,我所看到的確實與“炎黃”有關——

姜子牙是炎帝的後裔,謝氏又是姜的後裔,好象是說什麼封為諸侯國,便是國名謝為姓,一直傳了下來。南陽謝希良之子謝尚仁從河南一直遷徙,躲進浙江還是不行,元兵在更南的地方逼死了南宋後主,於是又繼續南遷,直到今天的東莞茶山。大概是長途遷徙的精神長存,南社村漸漸變成了謝家莊,歷八百年,族人8000餘人,確實頑強。

在村史館看族譜,姓氏輩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除姓外,名有一字的,兩字的,輩分顯示有在第二字的,也有在第三字的。我僅抄了一份,顯示家族血緣譜系——

謝希良——謝尚仁——士昌——南(二)——賢(三)——伊俊——祖(三)——松(二)——靖、立尤——文(二)——彥(二)——功(二)——經(?)——文(二)——學(二)——宗(二)。

除了“文”字輩體現了“五代一輩分”外,我一時也看不出什麼規律。

除了追本溯源,還有拉關係的嫌疑,謝氏名人在歷史有幾個:

謝安(320~385),東晉政治家,字安石。淝水之戰,名垂千古。

謝玄(公元343至388年),字幼度,謝安之侄。

謝靈運(385~433)南朝宋詩人。謝玄之孫。

還好,就扯了這幾個人的關係。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 細微處的南社

走進一個個祠堂,其實給人的感覺是小氣的。我五一期間去了汕頭的陳覺簧故居(當地人稱呼陳祠故居),一己之力,安得廣廈萬千,那裡就很大氣。而在南社,看到的是一種集體的力量,血緣家族的集合力。雖然如此,村落依然保持著原色原貌,因為原色,所以重複,有幾間祠堂在內容方面有很大的重複;而且依然堅持血緣支系,各立祖宗(有九祖的,有十一祖的,等等);還有幾個專門類的祠堂,百歲翁祠、百歲坊、謝遇奇家廟等。

進了西門,面對水塘,左邊在修修補補,幾個人在忙,祠堂裡的展示、陳列有新有舊。在水塘兩邊,還能看到為數不少的旗杆石(又稱功名石),第一次才瞭解到其中典故,慚愧。

功名石,也叫旗杆石。封建社會科舉取士時期,科舉考試中了進士或者舉人後,家族便會為其掛起一根長約20米、碗口粗的旗杆,旗杆上部懸掛著旗幟,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旗杆石上詳細記載考取功名者之姓名、時間及科目,以示表揚。

如此解說,不難理解,但卻沒有顧及到。

在科舉仕途上,謝家人能文能武,也有中過武舉人的。我還在奇怪,怎麼武俠小說裡面怎麼沒幾個謝氏高人呢?我就記得“金毛獅王”謝遜,嘿嘿。

南社以祠堂載體的明清建築出名,但,來這裡遊玩的客人,有幾個會真正注意到這些老房子的建築風格呢?當時看舊房子,沒怎麼注意到,回來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