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他們就會把我們為你買好的機票給你。馬雲到了售票處才知道,根本沒有什麼“馬雲的票”。

上了當的馬雲用賭來的錢買了到西雅圖的機票,並最終用這筆錢買了一臺386膝上型電腦。馬雲從杭州下飛機時,兜裡只剩下了一元錢,但書包裡多了臺電腦。在以後的幾年裡,馬雲就是用這檯筆記本打江山的。

馬雲的觸網很偶然也很簡單,但它卻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中的一頁。如果馬雲1995年沒有出訪美國,或者馬雲沒有一個玩網路的美國朋友,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就會是另一種樣子。

1995年,在美國觸網的中國人很多,在中國觸網的也大有人在,例如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專家;但一經觸網就立刻看到了未來的網路世界,看到了網路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看到了網路背後隱藏的無限商機的人,卻寥寥無幾,而看到未來看到商機立即付之行動者則只有馬雲一人耳。否則,中國第一個商業網站就不會叫中國黃頁,中國的網際網路之父就輪不上馬雲了。

中國故事(3)

馬雲觸網的結果是誕生了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網站——中國黃頁,並在5年之後,誕生了世界最大的B2B網站阿里巴巴。從此,網際網路江湖上多了一個長相奇特的西湖怪人,多了一個自稱“風清揚”的網路高手,多了一個永不放棄永遠出新永遠攪局的新經濟企業家。

人們都說,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其實,機會還屬於有智慧、有膽魄、有夢想、有決斷的人,屬於敢於孤注一擲、敢於破釜沉舟、敢於賭、敢於拼的人。

今天那些面對馬雲和他的團隊耀眼的輝煌而驚詫不解的人,不妨回想一下10年前你是如何面對那起於青萍之末的網路風的?

所有的成功都有原因,所有的浩蕩都有源頭,於是馬雲觸網便成了我們這部企業神話的緣起。

創業

其實,馬雲的創業是在美國西雅圖開始的。

當收到回應海博翻譯社的五個E…mail時,網際網路公司已經誕生在馬雲的腦子裡。馬雲當即對美國的朋友說:我們合作。你們在美國負責技術,我回國內去做公司。

把中國企業的資料收集起來,翻成英文,寄到美國,然後讓美國的朋友做成網頁放到網上,這是馬雲腦海裡的第一幅商業藍圖。

兩個星期後,馬雲從美國回到杭州。下飛機的當晚,他就迫不及待地把24個朋友邀到家裡,面對一屋子人,馬雲掏出膝上型電腦,開始激情演說。

當時被邀的24人之一的宋立興後來回憶說:“聽馬雲說晚上要和我們商量事,我們都想會是一件好事。大家又可以共同做點事,賺點錢了。”

出乎所有朋友的意料,這次馬雲從一開始就大侃網際網路,侃網際網路企業,侃如何透過網際網路把中國企業介紹給全世界。雲山霧罩侃了兩小時,最後,馬雲堅定地說:“我現在就準備辭職開始做這個企業了,這個企業叫做Internet。”

馬雲侃了半天,屋子裡的朋友都沒聽懂。

馬雲事後回憶說:“那時候,根本沒人懂網路。想想看,我一個不懂電腦的人,把24個朋友叫到家裡說,明天我就要開始做一家網路公司,結果會如何?”

朋友們的反應出奇地一致。大家都覺得馬雲的這些想法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維範圍。一個朋友說:“這玩意太邪了吧?政府還沒開始操作的東西,不是我們乾的,也不是你馬雲乾的;你也不是很有錢,有幾千萬資金?”

另一個朋友說:“你馬雲開酒吧、開飯店,就是辦個夜校都一定行,就是不要幹這個Internet”。

那天晚上,儘管馬雲的動員充滿激情並極具煽惑力,儘管馬雲的宏圖大業前景遠大,但結果是24人中23人反對,只有一人表示願意試試。這個人就是何一冰,是馬雲的大學同學,學自動化的,搞過晶片,會程式設計。

一週以後,也就是1995年的4月;馬雲自己拿出了6000元,又從親友那借了幾萬,再加上海博翻譯社辦公傢俱的折價和另外兩個股東的錢,一共湊出了10萬元。馬雲、張英(馬雲夫人,也是杭電的英語教師)、何一冰3人一起創辦了浙江海博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的實體就是中國第一家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馬雲任公司經理,何一冰任副經理。分工是馬、何負責跑業務,張英負責給客戶發E…mail。公司一開始就是股份制的公司,有4個股東,3個創辦者。馬雲夫婦出資8萬,宋衛星出資1萬(宋沒有參與經營),何一冰出資1萬;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