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名家對話職場7方面 作者:緣圓

序:新趨勢在這兒呢

和袁嶽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可和他對話,即便是就我所熟悉的職場話題對話,也是件巨累人的差事。袁嶽的思維速度極其快,結構完美,邏輯清晰,所以,難怪他主持第一財經的《頭腦風暴》之後,那個節目和收視率直線上竄。同時,袁嶽自己在公眾當中的知名度也急速上升,以至於,再和他一起出去時,朋友們都說,讓他一個人走,躲他遠點——總有很多“圓粉”發現他,叫起來,然後找他簽名。^_^

不過,以職場人士而言,本來已經“相當”成功的袁嶽,因為角色的變化,又找到條更加成功的通道。這樣的經歷對職場人是很有啟發的。

在去做主持人之前,袁嶽在調研、諮詢領域內的影響力已經足夠,雖然也經常上電視做嘉賓,不過畢竟多數是專業領域的,給人的感覺,他還是“專業人士”中的佼佼者,是個很棒的專家,同時是個不錯的老闆。形象很集中。那麼,他的職業生涯還可以再突破,更成功嗎?

我做過一本研究普通人成功的書(在此不列書名,避免本書出版人批評我有免費廣告之嫌疑),其中有袁嶽的故事,我那時的一個主要疑問就是:袁嶽如何比“專家老闆”更成功呢?

現在看來,袁嶽做主持人這個動作,雖然出人意料,但確實是十分適合他的、能夠導致更加成功的一個新的通道。專家老闆+主持人=公眾專家。從原先的一個角色成為現在的兩種角色的組合,袁嶽給了自己一個新的身份,也給電視圈一個很好的啟發。據我所知,在袁嶽之後,很多電視臺都在尋找“智慧型中年專家”做深度欄目的主持人。這顯然也是觀眾口味的發展使然。好事啊。

其實,職業生涯是沒有所謂“玻璃天花板”的。凡認為自己遇到這種天花板的人,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事實上,當你感覺遇到停滯時,可能是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種,眼前有上升的位置,可是你自己的能量不夠了。在很多外企,常常有人抱怨說高階職位都是外國人把持,其實,是公司認為你不能“勝任”更高職位而已。企業都是商人,如果你確實能做,你做了能創造更高價值,他為什麼不用你呢?

第二種,你確實在某個企業、領域做到足夠好了,比如說已經達到了80%以上的成就。如果再往上奔那20%,可能成本上升太高,不划算了。那麼,為避免盛極而衰,擴大一個領域,把一個職業變成兩個,你可能開啟一片很大的上升空間呢。比如說袁嶽,做公眾專家,做主持人,就都有很多空間可以玩了。

分析袁嶽的職業生涯案例,其實目的在於:從袁嶽自己對自己的職業策劃,可以看出,他絕對是職場問題的頂尖專家,不僅會說,而且更善於做。能做、能說,才是“真把式”。當然,我自己雖然說的比做的更“專家”一點,不過呢,這樣更好,我倆給您說說職場的事,不僅有實戰分析,有親身體會,還有理論高度,對您總會有幫助的。

華聲線上常務副總裁 孫虹鋼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目錄

一 職場準備:你是哪型別的人才?

人才型別

尖才是體制型人才,低才是改革型人才,中才是協作型人才

留學

短期留學的人要把兩年學費用透、用好、賺回來

MBA學習

MBA只是職業培訓,不是職業資格

二 身在職場之一:你屬於哪個圈子?

熱門冷門

熱門冷門:炒黃金也有跳樓的,撿垃圾也有掙大錢的

跨國公司

一開始就做跨國公司的螺絲釘,以後就不太可能成為別的

外企民企

外企、民企:兩個人才生態圈

三 身在職場之二:你明白職場規則嗎?

中層

公司能否有發展取決於老闆,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中層

空降兵

空降兵,實踐證明很少有成功的

企業文化

企業的口號上牆、上桌、上房頂、上橫幅,可能不是文化,是武化

四 職場關係之一:老闆的心思

等級

員工不要以為喊“元慶”了,你就與楊元慶沒有等級了

能力低的人

老闆用能力低的人可能性很大

小報告

老闆特愛聽小報告,康熙還微服私訪,專門找小報告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