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管理三國志 作者:竹水冷

曲解。

當人被理解成一種資本或者成本的時候,人就被異化了,被異化成了某種可供利用的工具。人格的尊嚴被忽略了,人生的意義被阻斷了。如果你要在企業中找到人生的出路,就必須改變企業中人的工具屬性,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的“本”義。

在漢字文化中,以人為本的“本”義,指的是樹木的根部。以人為本的意思是說,管理學最根本的道理,就像園丁之於樹木一樣,去理解你的員工、尊重你的員工、愛護你的員工。

問題在於,漁夫怎麼會懂得愛呢?漁夫只懂得貪婪、權謀、戰爭、以及戰爭所帶來的成本和利益。就像歪嘴和尚唸經一樣,以人為本的“本”義在漁夫的管理學詞典中遭到了曲解,變成了如何利用員工的一種技巧。

姜子牙撫摸著花白的鬍子,意味深長地對周文王說:“管理學的奧秘,其實在於你的心態。如果你是一個漁夫,你就會變得貪婪而又狹隘。你無法理解人生的意義,你會感到迷茫而又苦惱,也會變得脆弱而又殘忍。只有改變你的心態,才能找到管理學的出路。”

當他們在那裡談話的時候,河對岸的果樹已經到了成熟的季節。那些橘黃橙綠的果實,在潔淨的藍天下,在和暖的秋風中,閃耀著生命的光澤。只有園丁才能理解果樹的奧秘,理解果樹成長的每個細節。他愛它們,栽培它們,呵護它們,欣賞它們,和它們一起分享花兒開放的美麗、分享碩果累累的收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於人類而言,每個人都是一棵品種獨特的果樹,每個人都需要種植自己,生出自己的根,發出自己的枝芽,綻放自己的花朵,結出自己的果實,把自己奉獻給這個美麗的世界。而作為管理者的你,就應該是這樣一個懂得愛護他們的園丁。

兩種不同的心態,決定了兩種不同的文化,漁夫文化和園丁文化。兩種不同的文化,決定了兩種不同的管理學,漁夫的管理學和園丁的管理學。那麼,兩種不同的管理學又將決定怎樣的管理績效呢?

請聽下一講——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

第五講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1)

成君憶先生認為,人類的文化可以分成兩種,漁夫文化和園丁文化。漁夫文化的特點是貪婪和佔有,它崇尚掠奪,崇尚戰爭和謀略。但園丁文化不是這樣,它崇尚對生命的理解和愛。

那麼,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這兩種文化又是怎樣演變的呢?在演變的過程中,它們對人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績效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人們總是覺得它很遙遠,對它的看法也很偏頗。有些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孔子的學說,早已陳舊過時。也有些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是一些厚黑學,非常機智,但也極為醜陋。

什麼厚黑學呢?厚,就是臉皮厚——在那些人眼裡,什麼道德修養、與人為善、公關禮儀……全都是臉皮上的學問。黑,就是心眼黑——什麼戰略戰術、人生兵法、勾心鬥角、克敵制勝……全都是心眼上的學問。民國時期,有一位名叫李宗吾的老先生,寫下一部《厚黑學》,厚黑學一語便從那時起流傳至今。老先生說:“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二十四史,仍無所得……”某一日大拍腦門,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臉皮厚心眼黑而已。”

近年來,有一位臺灣的老先生,在宣揚一種所謂的“中國式管理”,並且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去年他出版了一套書,請我在封底上寫幾句推薦的話,做廣告用。我當時覺得,這年頭居然有人到處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也實在是難能可貴。於是,一時糊塗,竟然答應了。事後拜讀了他老人家的書,就感覺很有些不對。

第一個不對的地方,他講的是一些勾心鬥角的權謀。這種權謀論會讓人心變得更加險惡。如果你的老闆學了這樣的管理學,你會覺得老闆居心叵測。如果你的員工學了這樣的管理學,你會覺得員工居心叵測。人人都在勾心鬥角,誰來對工作負責?

第二個不對的地方,他把權謀和“中國式管理”劃等號。這種冠以“中國式管理”的權謀之術,會混淆人們的視聽。人們覺得,難道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嗎?怎麼這樣黑暗呢?

第三個不對的地方,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怎麼會在幾千年之後的現代社會,忽然冒出一個“中國式管理之父”呢?真是奇怪得很。

經常有人問我:“成老師,我們都知道您是一個熱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