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產生廢立的想法,他在大臣面前提出廢立主張,就是以“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為理由的(第三回)。如果真有這方面的原因,那就不能認為他的廢立是全無道理的。
董卓為廢立之事與丁原鬧翻後,丁原出城帶兵向董卓挑戰,丁原手下猛將呂布戰敗董卓軍隊。董卓退兵後聚眾商議說: “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第三回)後派中郎將李肅送金銀珠寶並赤兔馬收買了呂布,呂布遂歸順董卓。董卓一見呂布英才,就有相愛之心,後以厚禮相聘,也是難得的行為。
董卓完成廢立之事,自任相國後,接受李儒的建議,擢用名流,侍中蔡邕被人推薦,卓即下令相召,邕拒不接受相令,卓讓人給蔡邕傳話說: “如不來,當滅汝族。”(第四回)邕只好應命而至,卓見邕後非常高興,一月內三升其官,相待甚厚,這還是因為他看中了蔡邕的曠世逸才。
曹操在朝廷為校尉時,曾是很有才華的青年將官,當時董卓對他非常器重。把他幾乎與呂布同樣看待,在相府出入不禁。曹操刺殺董卓未遂而逃至中牟縣,縣令陳宮對操說: “我聞丞相待汝不薄”(第四回),可見,董卓對曹操的親密關係已是人所共知。董卓器重曹操,除欣賞操的才略過人外,再沒有其他的原因。
然而,董卓的愛才之心無法補償他領導作風上專橫、殘暴的重大缺陷。根據“方今天下,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的雙向選擇原則,有政治遠見的人才是絕不肯為他所用的,曹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董卓那種“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的思想作風,決定了他根本不可能產生任何良好的領導方式,他身為丞相,乃是一時的偶然,而他身敗名裂,乃是一種必然。
上篇:《風雲人物 青梅煮酒論英雄 第二部分》
驍將·叛徒·小人——呂布
呂布,字奉先,三國前期第一猛將,先父早亡,曾拜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董卓為相國時,以厚禮收買,遂殺掉丁原歸順董卓,並拜卓為義父,被封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為卓屢建戰功,深得信任。後來,呂布貪戀董卓愛妾貂蟬之色,多次與之密會,被卓發覺,擲戟相刺,遂怨恨於卓,經司徒王允用計挑撥,呂布刺殺董卓,率兵抄斬董卓全家。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兵犯長安。呂布出戰不利,長安落陷,布棄卻家小,奔投袁術,術嫌其反覆不定,拒不接納,又投袁紹,立下戰功後傲慢袁紹手下將士,紹欲殺之,布又投靠上黨太守張楊,此時匿藏於長安中的妻小被龐舒送還,李傕、郭汜遂斬龐舒,並聯絡張楊誅殺呂布,布又投奔陳留太守張邈。在陳宮的說服下,張邈令呂布攻取曹操的兗州、濮陽等地,操從徐州回師相救,布大敗曹軍。操等到戰機後,用計一舉攻破兗州、濮陽等地,布兵敗欲復投袁紹。知紹已出兵助操,乃與陳宮引兵至徐州投劉備,備讓屯兵小沛,在此期間,呂布常與劉備集團的人發生摩擦。劉備奉詔外出截擊袁術時,呂布與徐州城中曹豹勾結,偷襲了徐州;並受袁術利誘,夾攻劉備。呂布與袁術發生分歧後,又邀劉備駐軍小沛,遂與袁術、劉備保持等距離關係。袁術曾約呂布結親,他猶豫不定,反覆多次,後來,他因曹操的聯絡,擊敗過袁術,又因利益糾紛,打敗過劉備。曹操在消滅袁術主力後,乘袁紹北征公孫瓚之機,聯合劉備等集中兵力圍殲呂布,徐州名士陳登設計向曹操獻了徐州,呂布坐守下邳,曹操決水灌城,因呂布不聽部下良言,又濫施淫威,城中發生兵變,布被部將俘獲獻操,操令縊死。
呂布先曾追隨別人,後獨立地組織了一支強悍的軍事集團。這個集團存在時間不長即被聯合剿滅,其迅速覆滅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呂布做人上的重大缺陷。
呂布是一個毫無理想與抱負的戰將,他在追隨別人期間,抱著有奶便認孃的處世方式,使他在諸侯中的政治聲譽低劣。呂布先為丁原的義子,在丁原與董卓軍隊對陣時,董卓以珠寶和赤兔馬收買他,他竟殺掉丁原,將其首級獻於董卓,復拜董卓為義父。後來,他為了得到董卓的愛妾貂蟬,又受王允挑撥殺掉董卓。呂布愛財貪色,殺掉自己兩個義父,這使他本人威信掃地。誠然,刺殺董卓在當時是順應人心的行為,但呂布做此事的直接動因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慾,且娶卓妾為妻,又有社會倫理觀念所不允許的一面。正因為這些原因,他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楊等,均不能得到信任,諸侯中無人敢與他深交。
呂布獨立領導軍隊後仍然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他見利就圖,軍事目標反覆多變。他被曹操從兗州等地趕出後無處容身,劉備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