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三國風雲人物正解 作者:博搏

了他,他乘劉備領兵外出,即偷襲了徐州。袁術以糧馬金銀等物相引誘,他即迎合袁術夾攻劉備,而當袁術未兌現諾言時,他又請劉備屯兵小沛。當然軍事鬥爭中的利益原則是不能被否定的,但呂布一味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表現得鼠目寸光,目標多變。他打敗過許多敵人,但沒有最終消滅過一個敵人。

應該提到,呂布轅門射戟是他一生處事較高的一著。袁術想進攻屯兵小沛的劉備,怕呂布出兵相助,於是向呂布兌現了以前許諾的金帛糧馬,以求呂布在戰爭中保持中立。術派大將紀靈領兵攻備,備求救於布,布不願意看到袁術在他身邊強大起來,怕形成對他的威脅。於是想出兵援備,但又拿了袁術的東西,不好出面,他請紀靈、劉備前來飲宴,提出為兩家和解。而且是“從天所決”,他令人在轅門外一百五十步遠遠插定畫戟,對二人說: “吾若射一箭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有不從吾言者,併力拒之。”(第十六回)結果一箭射中,紀靈只好罷兵。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呂布不能和劉備聯合起來,向強大的袁術集團積極進攻,以擴張勢力,而是對袁術採取妥協態度,這是缺乏戰略目標的失誤之處,但從滿足眼前的角度考慮,呂布的轅門射戟抑制了袁術集團的擴張,而在表面上又沒有得罪袁術,這確是高明的手段。之所以稱之高明,因為人們無法對呂布提出稍微高些的要求。

呂布在與袁術的結親一事上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袁術欲圖劉備,採用“疏不間親”計,託媒欲娶呂布之女為兒媳,時袁術得到傳國玉璽,稱帝呼聲很高,呂布與妻女商議,答應婚事,又怕諸侯知之嫉妒,決定連夜派人送女前往。陳璉替劉備著想,告訴呂布說,送女至袁術處後,袁術將進攻劉備的小沛,如不救劉備,小沛失則徐州危;如救劉備,則有女在袁術處為質。同時袁術稱帝造反,與之結親者將為反賊親屬,天下共憤之。呂布聞言大驚,急令將女追回,並將媒人監禁。

'霸氣 書庫 。。'

曹操攻張繡時,怕呂布在後方作亂,遂封呂布為平東將軍,布高興之下,將袁術派來的媒人送至曹操處謝恩,被曹操斬之。袁術氣恨不過,派二十萬大軍分七路進攻徐州,布又準備將建議他拒婚的陳璉、陳登斬首,獻與袁術謝罪。當他知陳登有計可退袁術時,遂免其無罪,用其計打敗了袁術。後來,曹操在下邳城聚兵圍殲呂布,布又派人前去與袁術聯姻,企圖讓袁術出兵解圍,袁術提出先送女、後出兵的要求,布將女以甲包裹,負於背上,準備親自突圍送出,結果未能成功,袁術也終未發兵。呂布從軍事聯盟的角度著眼考慮兒女親事,這未嘗不可,問題在於他沒有長遠的政治目標,考慮問題常著眼於眼前的利害,由於眼前現實情況的複雜多變,不同的人都可以從自己的利害出發,“設身處地”地為呂布既能找到結親的理由,又能找到拒親的理由。呂布的鼠目看不透眼前利害的帷幕,於是他一會兒要結親,一會兒要拒親,反覆不定。而當他背上女兒突圍送人時,已是赤裸裸地將自己的獨生女作為交易的手段,使女兒身價大跌。

一個人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而身居領導崗位,在群雄紛爭的環境中必然不會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必然會鼠目寸光,見利忘義。呂布的反覆多變充分表演了這種領導人的可憐相。

呂布是三國前期最勇猛的戰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謂,這是他作為軍事領導人的極其有利的條件,但他錯誤地相信單憑勇力就可以征服天下,恃勇狂傲,輕視諸侯。

殺董卓曹操曾揮師濮陽,與呂布大戰,呂布拒不接受陳宮半路伏擊的計策,又否定了關於乘曹兵遠來疲乏、迅速決戰的建議,對眾人說: “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操!”(第十一回)在與操軍決戰時,陳宮建議待眾將聚會後再迎戰,呂布對他說: “吾怕誰來?”(第十二回)不聽陳宮之言,最後中了曹兵埋伏,只好敗投劉備。後來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圍困,他坐守孤城,仍然對家人表示: “吾有畫戟、赤兔馬,誰敢近我!”

曹操決水灌下邳,呂布危在旦夕,他對眾將講: “吾有赤兔馬,渡水如平地,又何懼哉!”(第十九回)仍與妻妾整日飲酒,不思解圍之策,最後終被俘獲。呂布被俘後,大概仍不相信自己會有滅亡的時候,他對曹操說: “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第十九回)他毫無自知之明,提議要為曹操當副手。幻想著征服天下,但他在諸侯中威信掃地、聲譽低劣,無人替他說話。當曹就此事徵求劉備的意見時,劉備回答說: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