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來。這就要有一個人來說,這個人就是吳國太,這是第一點不同。
第二點不同,是《三國演義》說周瑜也不是孫權召回來的,是他自己回來的,他聽說曹操要順江東下,著急,自己回來的,這是第二點不同。第三點不同,是周瑜回來以後沒有馬上去見孫權,而是在自己的府中接見了或者說會見了江東的文臣武將。然後這兩撥人就紛紛發表不同的意見,叫做文要降,武要戰,紛紛不定,而周瑜不表態,態度曖昧,等這些人走了以後周瑜冷笑。第四點不同,是周瑜在會見了這些文臣武將以後,又見了諸葛亮,而且是主張投降,這個時候才有了下面的一場戲——智激周瑜。第五點就是周瑜成為一個主戰派,是諸葛亮智激的結果。
在《三國演義》中,東吳的軍事首腦周瑜一開始並沒有替孫權排憂解難,反而大唱投降論調,他最終決定主戰是諸葛亮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