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燉品”竟成了陳良軍的辦公室一樣。
另一夥特殊的朋友,則是上海各大銀行的實權人物。銀行商業化之後,銀行是既要巴結客戶,又要被客戶巴結的一個特殊群體,因此各個銀行的頭頭腦腦,應酬極多。這些朋友在毛玉萍的籠絡手段下,多喜歡到“阿毛燉品”來應酬。這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阿毛燉品”幾乎天天有銀行的朋友,多則十桌,少則三二桌,“阿毛燉品”幾乎成了銀行幹部的食堂。
在“阿毛燉品”的銀行客中,其中一位乃是上海銀行界的精英和驕子,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行長劉金寶。劉金寶是一九七六年進入中國銀行的工農兵大學生,一九七七年起被派往倫敦中國銀行任職。八十年代初回到上海,就在“阿毛燉品”開業那一年,升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
劉金寶和毛玉萍之間,關係密切,如同兄妹。據說毛玉萍八十年代中期在上海西郊別墅的著名派對上,就經常有劉金寶的影子。而劉金寶在上海的時候,似乎還是蒙毛玉萍的照顧,經常介紹他認識上海灘的聞人。到一九九七年,劉金寶調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辦公室主任的時候,也正是周正毅和毛玉萍殺往香港的時候。
周正毅和毛玉萍的性格大概有一定的一致性。手頭有了一點錢之後,就要做超過自己實力和能力的大生意。一九九七年底,周正毅成立了一家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從此一發不可收,幾年之內陸續註冊了盤根錯節,互相關聯的企業近百家,著實在上海灘上玩了一把。玩到瘋狂的時候,手頭居然有了四家上市公司,五塊上海最中心的地皮準備開發。
周正毅和毛玉萍瘋狂的發家歷史,內容豐富多彩,情節跌宕起伏,猶如古龍的武俠小說,這裡且不詳細評說。唯獨和陳良宇人生有關的“東八塊”故事,必須詳細敘述。因為正是“東八塊”地皮由周正毅開發,使得陳良宇被迫走向了前臺,而且造成了和胡溫中央的對立。
二零零一年五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並原則同意《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一九九九-二零二零年)》,明確提出要把上海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61。翌年二月,陳良宇正式擔任上海市市長,因此高聲叫喊“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大力實施這個所謂的總體規劃。這個總體規劃,看上去花團錦簇,前景美麗,實際上則是要將上海市中心的老百姓通通遷往城市邊緣,然後在市中心騰出空地來改造成美輪美奐的高樓大廈。
制訂這些規劃的上海高官,當然不會徵求上海老百姓的意見,也不會想到老百姓的痛苦與不便,只是紙上談兵,描繪美好的鴻圖。其中有一塊地皮,就是在上海的市中心靜安區的東北部,東至成都北路、南至北京西路、西至石門二路、北至南蘇州路,佔地面積達二十六萬九千平方米。其中有住戶一萬二千家。因為這一塊地皮在規劃上又劃分成了八塊,因此有了一個古怪的名稱,叫做“東八塊”。我們書中的主人公陳良宇,就跌倒在這塊“東八塊”土地上。
第十六章 土地下面是深淵
【引進外資的騙局】
陳良宇擔任主管金融、財政和規劃的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的任上,協調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城市規劃局、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上海市住宅發展局四個部門,於二零零一年二月九日頒發了有名的所謂滬建城六十八號檔案,“滬建城(二零零一)第零零六八號《關於鼓勵動遷居民回搬,推進新一輪舊區改造試行辦法》”。根據這項檔案規定:舊區改造過程中,鼓勵居民回遷,同時開發商可以享受“土地出讓金為零”的政策。當時正值上海開始大規模舊區改造,這一檔案也可以解釋為是不與民爭利,讓開發商給受影響居民更多合理補償。但是這也可以解釋為政府把舊房拆遷的麻煩轉移到了開發商頭上。
但是這個表面上看上去像個溜光水滑的雞蛋的檔案,恰恰是裂縫最大的一個蛋,也是最容易讓蒼蠅下蛆的蛋。因為“土地出讓金為零”,使得上海灘的冒險家激動得渾身顫抖。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優惠,包括:減免拆除公房補償費、房屋拆遷管理費、工程質量監督費、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費;減免或免收人防設施結建費;市政、公建設施包於建設等。這種種優惠政策,無疑會吸引像周正毅這樣不計後果,敢於冒險之人。
根據這個臭名昭著的六十八號檔案,上海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和二零零二年兩年中,經上海市建委、房地局等部門共同認定的舊區改造地塊共三百零七幅,總土地面積一千三百五十萬平方米62,都是以“土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