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4)

小說:沸騰15年 作者:打倒一切

ail(馬尾)。1993年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留校做博士後,繼續狂放不羈。

1995年7月,張朝陽以麻省理工學院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的身份出國後第二次回到中國,前一次是陪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務長,這一次則是陪著校長回國的。張朝陽安排了校長與當時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見面,也陪著那位校長去了北大,接待人是陳章良,彼時陳章良剛被提拔為北京大學的副校長,那年陳章良34歲,張朝陽31歲。

陳章良34歲當上北京大學副校長這件事對張朝陽的觸動很大。回到美國後,張朝陽就決定三個月後一定要回到中國。回國後親眼見到國內的景象,再加之訪問了許多朋友,張朝陽發現一個在中國生活的人是多麼幸福。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裡,非常充實。而在美國的華人則是不在主流文化圈子裡的一群人,跟社會幾乎沒有太多關係,只是麻木地生活在另一種意義上的世外桃源裡。

這一次,和之前很多次的選擇一樣,張朝陽同樣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知道的是,他要回中國去。回國做什麼,他也並不知道。

張朝陽在1995年回國時選擇了做網際網路,原因無他,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裡,正好有這樣一份能幫助他儘快回到中國的工作而已,當然,這份工作所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對張朝陽也頗有吸引力。

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所加入的實驗室的導師雖然是學校的副校長、一名物理學家,但他本科專業是學計算機的,因此他要求他的研究生、博士生對計算機必須要精通,否則他就根本不會讓你畢業。對於張朝陽來說,在實驗室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運用計算機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所以,因禍得福的是,當別人還在華爾街、諮詢公司工作的時候,張朝陽卻有這樣一種閒情逸致在網上漫遊,而這一玩就轉眼到了1994年。

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張朝陽於是就想搞一個“ChinaOnline”(中國線上)公司。Ridingthewavesofourtimes,oneistheingofageoftheinformationsuperhighway,anotheristhemergenceofChinaasaglobalpower。(順應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兩個潮流,一是資訊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另一個是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這兩句英文被張朝陽寫在了他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中國線上”的封面上。

那個時候張朝陽並不知道自己的創業能夠做什麼,並且在中國也沒有任何資源。當時張朝陽拿這個商業計劃書和系裡懂計算機的人進行探討,由於沒有談出個結果,只好暫時擱置在一邊。但張朝陽一位叫GarryMuller的美國朋友,卻跟家人要了些錢,成立了一個網路公司。一年後的1995年,他的公司已發展為擁有20多人的公司,並在完成了第一次融資100萬美元之後,把這個公司變成了歐洲線上ISI公司。為了專門研究新興市場的資訊,他需要有人幫他在中國工作,張朝陽成了合適的人選。

由於張朝陽當時急於回到中國,雖然那份工作的工資不高,但在沒有找到更好的出路之前,張朝陽決定幫Garry做。就這樣,張朝陽回到了國內。

靠股東貸款挽救了搜狐

尼葛洛龐蒂的訪華讓張朝陽一下子獲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納了諸多人才的加盟。不過,張朝陽面臨的具體問題是他所創辦的愛特信公司賬上現金已經消耗殆盡,需要進行第二輪融資。

如果說第一次融資的股東多少是基於對張朝陽個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話,那麼第二次融資則再也沒有這樣的情感因素幫忙。對於張朝陽來講,這次融資的過程幾經起伏,長達半年的融資經歷令他刻骨銘心。

在張朝陽的印象中,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十分陌生,幾乎沒有投資人願意聽他的計劃。事實上,那個時候能夠找到一個願意接見這個中國創業者的投資人都很困難。

在羅伯特和尼葛洛龐蒂的引薦下,張朝陽自費前去美國加州見那些億萬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個小旅館住下,用綠卡租了輛車,然後用了兩天時間不停地打電話與幾位可能改變他的公司命運的人約定見面時間。

1997年9月11日讓張朝陽終生難忘,他至今為自己在這一天表現出來的能力而驕傲—在這一天中他馬不停蹄地見了4位風險投資人。

按照事先約好的時間,張朝陽應該在早上9點先去見英特爾投資公司的人,接著是12點與世紀投資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