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4 / 4)

“不要一提出問題,好像就在懷疑成績,是在把缺點誇大了。缺點不應該誇大,也不應該縮小。但是,在現在的會議上,各人所見有些參差不齊,也不必緊張。總之,只要是問題存在的,就要加以正視、研究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應該有什麼說什麼,不要戴帽子。如果說錯了,講清楚改過來就行了。我們討論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早日實現光明的前途,這一點大家是一致的。說虛誇已完全過去了,我不能同意。”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屈指算來,胡喬木在毛澤東身邊已工作了十八個年頭,上廬山之後也一直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然而,就連他也未曾料到,毛澤東在廬山上來了個急轉彎:從糾“左”急轉為反右傾!

還算好,胡喬木工作在毛澤東身邊,訊息極為靈通。就在他作了那番申辯之後的第三天,他得知廬山上的風向要轉了。7月21日早上,他知道張聞天要在會上作長篇發言,即給張聞天打電話,關照他“少講缺點,尤其不要涉及全民鍊鋼和得不償失的問題”。然而,張聞天不顧胡喬木這一重要提醒,仍然作了批“左”的長達三小時的發言……

終於擺脫政治危機(1)

1959年7月23日上午,成為廬山會議的轉折點。

毛澤東發話了。他說他“現在學會了聽,硬著頭皮頂”。他在廬山上,已經“頂了二十天”。毛澤東警告一些人:

“他們重複了1956年下半年、1957年上半年犯錯誤的同志的道路,自己把自己拋到右派邊緣。”

毛澤東這次講話,一下子把會議從反“左”,轉到了反右傾上面去了。

7月26日,會議印發毛澤東對一封信的批示,內中寫道:

“我們黨三十八年的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反右必出‘左’,反‘左’必出右,這是必然的。”

原來,毛澤東是依照“反‘左’必出右”的這一“必然”規律,展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