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統帥部同宣傳部制定了一項計劃,他在日記中把它稱之為“在否認我們自己違反國際法方面的聯合準備”。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殘酷的戰爭,至少在德國方面來看是如此,而戈培爾博士峋工作就是為納粹的過火行為辯解。關於他如何撒謊的計劃,定得極為詳細,9 月17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統帥部的一名參謀去協助現在拜羅伊特郊外頓道夫的一座古堡中設立總部、從事其活動的漢萊因組織蘇臺德自由團。蘇臺德自由團裝備著奧地利的武器,它從元首那裡奉到的命令是:同捷克人不斷保持“衝突和糾紛”。
9 月18日這一天,張伯倫忙著爭取他的內閣閣員和法國人同意他的投降政策。對於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說來,這一天也是一個忙日子。5 個軍團' 第二、第八、第十、第十二、第十四軍團' 共計36個師' 包括3 個裝甲師' 的行動時間表下達了。希特勒也批准了10個軍團的指揮官人選。亞當將軍,儘管桀驁不馴,仍然統率西線德軍。奇怪的是,兩個密謀反叛的退職將軍居然也重新起用,貝克將軍指揮第一軍團,馮·哈麥施坦因將軍指揮第四軍團。為了對捷克進行最後打擊,政治方面的準備也在加緊進行。繳獲的德國外交部檔案充滿了不斷對匈牙利和波蘭增加壓力,要它們參與分肥的檔案,德國人甚至還拉斯洛伐克人下水來製造麻煩。9 月20日,漢萊因鼓動他們把他們的自治條件提得“更加尖銳”。同一天,希特勒接見了匈牙利總理伊姆雷第和外交部長卡尼亞,對布達佩斯所表現的畏縮猶豫大加申斥。有一項外交部的備忘錄曾詳細地談到這次會晤的情況。
首先,元首對這兩位匈牙利先生斥責了匈牙利舉棋不定的態度。他,元'388' 首,己決意解決捷克問題,即使冒引起世界大戰的危險也在所不惜……' 不過' 他深信不論英國還是法國都不會干涉。匈牙利要參與大事,現在已是最後的機會了。它要是不參加的話,他就不能為匈牙利的利益說話。他的意見是,最好就是消滅捷克斯洛伐克……他向匈牙利人提出兩項要求:'1' 匈牙利應當馬上提出在它所希望取得的領土內進行公民投票的要求。'2' 它對任何方面提出的關於確定捷克斯洛伐克新邊界的建議應不作任何保證。從希待勒向匈牙利人說得很明白的話裡可以看出,不論張伯倫願意怎麼辦,就是殘存的那個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也不打算讓它長期存在。至於對英國首相:元首宣稱,他將把德國的要求直截了當地提交給張伯倫,他的意見是,軍隊的行動將能提供最能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不過,還是有捷克人可能接受一切要求的危險。在這位德國獨裁者同毫不見疑的英國首相以後舉行的歷次會議上,這是他一直擔心的危險。
在柏林的鼓動下,波蘭政府在9 月21日向捷克人提出,要求在有大量波蘭人居住的特青地區舉行公民投票,並且把部隊開到了這一地區的邊境。第二天,匈牙利政府也如法炮製。就在這一天,即9 月22日,蘇臺德自由團在德國黨衛隊的支援下侵佔了為德國領土包圍的兩個捷克邊境小城——阿舍和埃格爾。
9 月22日,事實上在全歐洲都是一個緊張的日子,因為在那天早晨,張伯倫又再次出發到德國去同希特勒會談了。現在必須簡單回顧一下英國首相兩次訪問德國元首之間在倫敦做的事情。
在9 月16日回到倫敦的當晚,張伯倫就召集了一次內閣會議,讓他的閣員們瞭解希特勒的要求,同時電召倫西曼勳爵從布拉格回國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叫人大吃一驚。熱中於姑息希特勒的倫西曼居然比希特勒還要乾脆。他主張把主要由蘇臺德人居住的地區立即移交德國,根本不必費事舉行什麼公民投票。他竭力主張以合法手段制止“各政黨或個人”對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所作所為的一切批評。他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在它的山地天險和防禦工事已被剝奪因而已處於絕境以後,還要“改變它的外交政策,使各鄰邦相信它決不會向它們發動進攻或者由於對其他國家所負的義務而參預反對它們的任何侵略行為”。倫西曼在這個時候居然還會擔心一個殘存的捷克國家有對納粹德國發動侵略的危險,似乎不可思議,但是,他這種異想天開的建議,顯然對英國內閣造成了深刻的印象,並且使張伯倫打算滿足希特勒的要求的'389' 想法更加加強了。
達拉第總理和他的外交部長喬治·龐納9 月18日到倫敦同英國內閣商量。根本沒有考慮讓捷克人參加。英國人和法國人不惜任何代價力求避免戰爭,沒有花多少時間就商定共同提出一項一定要捷克人接受的建議。凡居民半數以上為蘇臺德日耳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