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2 / 4)

小說:納粹德國史 作者:絕對601

的領土必須交給德國,以保證“和平得以維持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根本利益亦得以確保安全”。英國利法國則另外同意一起作出一項“擔保新邊界……不受無端侵略……的國際保證”。這種保證將代替捷克斯洛伐克與法國和俄國之間現有的互助條約。對法國人來說,這是一條方便的下臺階的辦法,在龐納的帶頭之下' 後來的局勢演變證明,龐納已決心在姑息希特勒方面勝過張伯倫' ,他們立刻抓住不放。然後就發生了下面的一番偽善的哀告:' 他們在給捷克的一次正式照會中說' 法英兩國政府明白為了和平事業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作出何等巨大的犧牲。但是由於這一事業既關係到歐洲全體,也關係到捷克斯洛伐克本身,它們認為,它們有責任一起坦率提出獲致和平所必需的條件。而且,它們的行動也趕得很緊。德國的獨裁者已經迫不及待了。

首相必須立即與餚特勒先生重新會談,至遲不超過星期三'9月22日'。若有可能,越早越好。我們因此感到我們必須請求你們儘早答覆。

就這樣,英國和法國駐布拉格公使在9 月19日中午一起向捷克政府遞交了英法建議。捷克政府在第二天以一項莊嚴的復照拒絕了這個建議,它的預言一樣的解釋是,接受這個建議將使捷克斯洛伐克“遲早置於德國的完全統治之下”。復照提醒法國注意它所負的條約義務,並且提醒法國注意一旦捷克屈服以後法國在歐洲所處的地位,然後建議把整個蘇臺德問題按照1925年10月16'390' 日的德捷條約提付仲裁。

但是,英國和法國根本不願意讓“條約神聖”這類的原則來妨礙它們已確定要走的道路。9 月20日下午5 點鐘,英法駐布拉格使館剛剛接到拒絕照會,英國公使巴錫爾·牛頓爵士就警告捷克外交部長卡米爾·克羅夫塔博士,如果捷克政府堅持己見,英國就將不再過問捷克的命運。法國公使德。拉克瓦先生也代表法國表示同意這一宣告。

同時,倫敦和巴黎對捷克照會也極不客氣,張伯倫召集了核心內閣會議,並且整整一晚上都接通了巴黎的電話,不時同達拉第和龐納通話。雙方同意應當對布拉格繼續施加壓力,必須告訴捷克人,如果他們一意孤行的話,他們就不必指望能得到法國或者英國的什麼援助。

這時,貝奈斯總統已明白他原來以為是朋友的人已經在打算拋棄他了。但是他還是作了一次最後的努力,想至少能拉住法國。9 月20日晚上8 點剛過,他讓克羅夫塔博士向德·拉克瓦提出了下面這個決定命運的問題:一旦德國進攻的話,法國到底是否準備履行他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到9 月21日凌晨2 點一刻,牛頓和德·拉克瓦就把貝奈斯從床上請了起來,要求他收回拒絕英法建議的照會,並且聲稱,除非他撤回這一照會並且接受英法建議,捷克斯洛伐克只能單獨對德作戰。捷克總統要法國公使把這番話寫成書面文字。他大概已經絕望了,然而還想留下一個歷史的見證。

第二天'9月21日' 一整天,由於疲勞過度、睡眠不足和眼睜睜看著國家被人出賣、大禍即將臨頭而深感痛心的貝奈斯,同政府閣員、各黨派領導人和統帥部高階將領進行商談,他們在敵人威脅面前曾經表現出勇氣,然而在被朋友和盟邦背棄的時候卻開始動搖了。英法靠不住,那麼俄國呢?就在那一天,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長李維諾夫在日內瓦發表了一篇演說,重申蘇聯將信守它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條約。貝奈斯召見了蘇聯駐布拉格公使,後者也重申了李維諾夫的話。可憐的捷克人,他們這時才發現同俄國的條約規定,蘇聯人只有在法國出兵支援的條件下才能出兵,而法國人這時已經背約了。

9 月21日下午,捷克政府屈服了,它接受了英法計劃,政府'391' 發表的一項公報憤懣地解釋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拋棄了。”在背地,貝奈斯說得更乾脆:“我們被卑鄙地出賣了。”第二天,內閣辭了職,陸軍總監揚·西羅維將軍受命組成了“民族集中政府”。

張伯倫在戈德斯堡:9月22—23日

雖然張伯倫給希特勒帶來了後者在伯希特斯加登會談中所要求的全部東西,但是他們在9 月22日下午在萊因河畔的小城戈德斯堡再次會面的時候,兩個人都感到不自在。德國代辦在倫敦飛機場送張伯倫啟程之後就立刻給柏林發了一個急電:“張伯倫一行是帶著沉重的心情動身的……毫無疑問,對張伯倫的政策的反對正在增強。”

希特勒則處在一種十分神經質的狀態中。9 月22日早晨,我正在舉行會談的德萊森飯店的陽臺上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