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2 / 4)

小說:納粹德國史 作者:絕對601

電文的最後一段教訓他們:“波希米亞將受到德國軍隊的蹂躪,另外一個或幾個國家不論做什麼,都不能挽救你的國家和你的人民免於這種命運。不論世界大戰的結果如何,都一定是這樣。”

這樣,張伯倫就不是把戰爭的責任放在希特勒頭上,而是把它成到了貝奈斯的頭上。他在這裡所提出的軍事上的看法,我們知道,就是連德國的將軍們都認為是胡說八道。不過,他最後還是加了一句,他不願承擔告訴捷克人該怎麼辦的責任。這要由他們自己來決定。

然而,難道真的是由他們自己來決定嗎?貝奈斯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這份電報,第二份電報馬上又來了。這一回,張伯倫可是努力要告訴捷克政府該怎麼辦了。他建議在10月1 日接受德國人的某種有限度的軍事佔領——即佔領處於捷軍工事之外的埃格爾和阿舍——然後由德、捷、英三方聯合組成一個邊界委員會迅速確定其他應轉交給德國人的地區。接著,首相還提出了進一步的警告。

這個計劃如果不能實現,貴國除遭到武力侵略與武力肢解以外,將別無其他出路。而且,雖然這可能引起損失無數生命的衝突,但是不論這一衝突的結果如何,捷克斯洛伐克都將再也不能接原有疆界重建故國。

這樣,捷克人受到了他們的朋友的警告' 法國也參加這些最新的建議' ,就是說:即使他們和他們的盟邦在大戰中打敗了德國,捷克斯洛伐克也必須把蘇臺德區讓給德國。含意十分明白:既然蘇臺德區總歸不是你們的了,為什麼還要冒險把歐洲投入戰爭?'403' 辦完了這件事情以後,首相就在晚上8 點30分向全國廣播:為了在一個遙遠的國家裡我們對之毫無所知的人們之間的爭吵,我們居然……在這裡挖壕溝,這有多麼奇怪,多麼荒誕,多麼不可思議!……

希特勒已經得到了“他實際上所要求的東西”。英國已經保證捷克人將接受這一要求,並且付諸實施。

我將毫不猶豫地到德國去作第三次訪問,只要我認為這樣做有好處……不論我們如何同情一個強鄰壓境下的小國,我們決不能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英帝國僅僅為了它而陷入一場大戰。如果我們要打仗,也必須是為了比這更大的問題……我從靈魂深處來說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國與國之間的武裝衝突,對我說來無異於夢魔;但是,如果我看到任何國家執意要用武力的恐怖來統治世界的話,我將認為必須予以抵抗,因為在這種統治之下,信仰自由的人們將感到生活己失去價值。但是戰爭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們進入戰爭以前,我們必須十分清楚,我們所不惜冒險以爭者確實是重大的問題。

按照惠勒一貝納特的記載,英國大部分人在聽了這一廣播以後上床睡覺的時候,都認定英國和德國將在24小時以內開戰了。但是普通老百姓並不知道那天深夜在唐寧街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麼。

10點30分,希特勒的信到了。這正是首相急切要抓住的一根救命的稻草。他馬上答覆元首說:讀了你的信以後,我確信你可以不必打仗,而且不用等待就會得到一切主要的東西。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已準備立刻親自到柏林來同你和捷克政府的代表以及同法國和義大利的代表一起討論有關移交的各項安排,我深信,我們能在一週之內達成協議。我不能相信你會為了在解決這個長期未決的問題方面有幾天的拖延,就不惜承擔發動將使人類文明化為烏有的世界大戰的責任。首相還發了一份電報給墨索里尼,請他敦促元首接受這一計劃,並且同意出席擬議中的會議。

召開這樣一次會議的主意已經在首相心裡醞釀相當久了。早在7 月中,尼維爾·漢德遜爵士就曾在給倫敦的電報中提出過同樣的建議。他建議由德、意、英、法四大國來解決蘇臺德問題。但是英國外交部告訴大使和首相,要召開這樣一次會議,將很難排'404' 除其他國家參加。所謂“其他國家”指的就是同布拉格訂有互助條約的俄國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張伯倫從戈德斯堡回來以後就深信希特勒決不會同意參加任何包括蘇聯在內的會議,他的這種看法是完全正確的。首相本人也並不希望有蘇聯參加。雖然連英國最普通的人都明白,萬一對德開戰的話,蘇聯參加到西方一邊來將有極大的價值,丘吉爾也曾一再向英國政府首腦指出這一點,但是,首相似乎沒有看到這一點。如我們所知,在德國併吞奧地利以後,俄國曾建議召開一個會議來討論對付德國下一步侵略的問題,但是張伯倫拒絕了這個建議。儘管有莫斯科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證,儘管直到當時李維諾夫還在宣告俄國將信守這一保證,張伯倫卻無意讓蘇聯人來干涉他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